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周洪宇其他已完结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子”,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号召广大教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国内,陶行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前中国研究所所长、东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曾经指出“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2007年,美国知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教育学教授戴维德#8226;汉森(DavidT.Hansen)在他主编出版的《教育的伦理视野—实践中的教育哲学》一书中,介绍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思想家。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国教育思想家就是陶行知,与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等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并列。

最新章节: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1评20 世纪50 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

更新时间:2025-11-24 12:46:32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最新章节

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1评20 世纪50 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
历史与范型陶行知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节选1
李刚
陶行知认识论思想的发展1
晋启生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20世纪陶行知研究节选1
陶行知词典节选1
金林祥
陶行知德育思想探微1
黄伟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节选102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章节目录

总序 找寻指引教育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蔡幸福
融通与创新 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节选1
融通与创新 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节选102
陈桂生
徐特立对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评价1
再谈徐特立对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评价1
陈汉才
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1
试论陶行知的中西文化教育观1
陈友松
陶行知的教育遗产是新中国教育学的源泉之一1
储朝晖
多维视野中的生活教育节选1
陶行知民主教育的精神实质1
邓宗琦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1陶行知在晓庄的生活教育实验
董宝良
陶行知教育学说节选1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1
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
杜麦青
陶行知节选1
顾明远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郭笙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节选1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年谱稿节选1
何国华
陶行知教育学节选1
陶行知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1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节选1
中华本土教育家陶行知节选1
论陶行知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1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
胡金平
民间意义的发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1陶行知教师知识人角色理论的分析
胡志坚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节选1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节选102
黄伟
陶行知德育思想探微1
金林祥
陶行知词典节选1
20世纪陶行知研究节选1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晋启生
陶行知认识论思想的发展1
李刚
历史与范型陶行知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节选1
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1评20 世纪50 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
思想的底色1陶行知金陵光文献考论
李能寿
究竟怎样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与须养本王思清两先生商榷
梁忠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征1
刘大伟
社会资本 解读陶行知的新视角1
川版新版陶行知全集考订1
毛礼锐
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1陶行知教育学 序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进步作用1
梅汝莉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节选1
陶行知与新世纪的教育1在纪念陶行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多元和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方法的精髓1
莫增荣
浅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1
潘开沛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几个问题的商榷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节选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节选102
石中英
试论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几对基本范畴1
胡金平
民间意义的发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1陶行知教师知识人角色理论的分析
胡志坚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节选1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节选102
黄伟
陶行知德育思想探微1
金林祥
陶行知词典节选1
20世纪陶行知研究节选1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晋启生
陶行知认识论思想的发展1
李刚
历史与范型陶行知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节选1
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1评20 世纪50 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