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三十年史学演讲录(第十卷)

瞿林东著其他已完结

走进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三十年史学演讲录(第十卷)本书是作者从事史学研究三十余年的心得总结,谈治学、谈读书、谈论史学的功能和价值。三十多年前所受的学术训练,三十多年的历史研究,都体现在了这本演讲录中。从中我们既能发现他一些学术观点的萌芽,也会看到专业论文里无法容纳的思考成果。真正的历史学者“既要有学理的训练,又要有对人生万花筒的体验”。面对日趋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日趋浮躁的读书心态,再次谈论如何读书、治学为何、史学的价值,更显得尤为重要。

最新章节:后记

更新时间:2025-11-26 16:25:02

《走进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三十年史学演讲录(第十卷)》最新章节

后记
出版说明
五关于家学传承的思考
四从研究史学走向关注历史和现实
三全面看待20世纪中国史学
二追求史学史的通
在断代和会通之间
四社会应当重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三研究史学遗产与建构话语体系
二从历史学的历史到历史学的理论
我所认识的中国史学史
六中国化不应回避社会形态研究

《走进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三十年史学演讲录(第十卷)》章节目录

走进历史学
一中国史学的遗产
二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优良传统
三当前发展的趋势
历史学是什么1
一历史是什么
二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有什么用处
三历史学距离我们有多远怎样提高史学修养
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1
二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背景和特点
三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理论意义
四简短的小结
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者 司马迁1
关于影响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几个问题1
一百年总结与21世纪中国史学
二史学批评与21世纪中国史学
三学风建设与21世纪中国史学
史学与审美及其他1
引言 从史学与艺术谈起
一史学要求真实之美
二史书要求结构之美
三史文要求表述之美
四史学的审美要求与史学的学术规范
六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与撰述计划
七要重视理论和方法
八撰写文章专著要讲究体例
九要锤炼语言
十要积极主动同外界交流
中国史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1
一史学与人文有什么关系
二史学中的人本思想传统重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三史学中的惩恶扬善思想传统重视人的自我修养
四史学中的忧患意识传统重视人的社会责任
五从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说到史学永远在我们身边
史学 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1
二如何看待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和社会价值
三怎样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谈谈中国史学的时代特点1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
三中国近代史学的特点
四中国现代史学的特点
史学名著与人生修养1
在北京师范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
关于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几点认识1
读书与治史
一从江泽民同志的一封信谈起
二史学有什么用 一个西方历史学家的回答
三史学有什么用 中国史家的理论
治学方法与文章之道1
一树立正确的史学观
二关于治史方法
三文章之道
读书与写作1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1
专精与通识
二专与专精的路径
三向通识的境界攀登
关于历史学的几个问题1
二历史学的社会功用
三怎样学习历史学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遗产1
一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二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大势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大势
四深入研究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
附 瞿林东教授访谈录
把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从断代史学入手着意于通的追求
三把史学史研究同史学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四关于学术机构的工作和学术前景的看法
理性地对待过去 坚定地面向未来
一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总相的认识
二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三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批评
四关于建设21世纪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历史学
从断到通 勾勒理论发展脉络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有理论的
二走出碎片化关注整体
三关注研究外国史学的中国历史学家
四未尝离事而言理
五以现代理解梳理古代文献
六中国化不应回避社会形态研究
我所认识的中国史学史
二从历史学的历史到历史学的理论
三研究史学遗产与建构话语体系
四社会应当重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在断代和会通之间
二追求史学史的通
三全面看待20世纪中国史学
四从研究史学走向关注历史和现实
五关于家学传承的思考
出版说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