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两代人的25个好习惯(第9页)
◇在图书馆里看书,看过后要放回原处;到书店购书,抽出来看又不买的书,也要插回原处。
◇在办公室,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做事要想到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
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儿童团结友善好习惯之一
当问到“什么是你们最苦恼的问题”的时候,许多同学回答是与同伴的关系。这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与人共处。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它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有很多的技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合作。你是众人中的一分子。你吃的粮食是别人种的;你穿的衣服是别人做的;你上学要坐车,要走平坦的路,要读书,要坐椅子,这些都是别人劳动的成果。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别人的存在,都要想到别人。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团结同学,与同学共同进步。
在同学当中,我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有的同学可能数学学得好,有的同学可能语文学得比较轻松,而有的同学可能手特别巧,手工做得好。小朋友们需要做的,就是要用自己的所长去帮助别人。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如果我帮助了别人,那他的学习好了,不就超过我了吗?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你帮助了别人,别人才可能帮助你,你在别人的所长上也可能进步呀。而且如果你的数学是全班第一的话,别人总是超不过你,你也就没有了危机感,你也就不能再往前走一步,你的成绩实际上就并没有提高。如果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提高了,你也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如此。
建议同学们做到:
◇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他人的存在,时刻想到与别人合作。
◇时刻记住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
◇学会原谅他人的过失。
◇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
学会商量,有话好好说
——儿童团结友善好习惯之二
孟可有个烦恼,就是她跟妈妈沟通起来有困难。每次她刚一说什么,立刻就被妈妈否了,往往以不欢而散告终,弄得孟可现在有什么话都不愿和妈妈说了。但是有些事不说又不行,让孟可很伤脑筋。
有此类苦恼的恐怕有很多同学。我们说话就是为了让人听的,或是为了倾诉我们自己,或是为了说服别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好好说。比如孟可跟妈妈沟通不好,有妈妈的责任,也有孟可的不妥。比如那天孟可跟同学约好了星期六要一起去郊游,星期五的晚上妈妈跟她说星期六要去奶奶家,孟可说:我不去,我要和同学出去玩。于是妈妈就和孟可有了一番言语冲突,结果是孟可没去郊游也没去奶奶家。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学会商量,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如果孟可跟妈妈说:真对不起妈妈,我不知道您有这个安排。我已经跟同学约好了去郊游了。我们难得有时间一起出去玩一次。奶奶家是不是可以换个时间再去,或者这个星期你和爸爸先去,下个星期,我自己再去看她。这样说的话,也许孟可的妈妈会考虑女儿的建议。
◇凡事要学会商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说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
◇说话要慢,要说清楚。
◇说话多用商量的口气,比如“你觉得呢?”“难道不是吗?”
◇说话要留有余地,多用“也许”“是否”这样的词汇。
◇不要没完没了地自说自话,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要肯定对方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在表达时也要用“也许你是对的,但是”的句式。
◇不要说伤人的话,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尊重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儿童团结友爱好习惯之三
王伟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让他很是苦恼了一阵子。李毅是他的同桌。那天李毅上学来的时候,带来了一支有很多功能的笔,让班里的同学很是羡慕。李毅说是他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
放学的时候,李毅被老师叫去说事去了,王伟想起了那支笔,想到爸爸最近也要出国,他就想让爸爸看一下,照着样子给他买一支。于是王伟就把笔拿走了。李毅回到教室,发现自己的宝贝笔不见了,就告诉了老师。
第二天,一上课,老师就说了这件事。老师说得很策略,只说是谁因为太喜欢没有玩够忘记还给李毅了,请下课的时候还给他。王伟本想举手解释一下,但是不巧的是,那天因为上学走得匆忙,他又忘记把笔带回来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说不清楚了。虽然后来他私下里把笔还给了李毅,李毅也没说什么,但是王伟还是觉得这件事挺别扭的。
王伟同学的问题就出在觉得好朋友的东西就像自己的一样,可以不经过朋友的允许随便动。其实再要好的朋友也是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自的权利,不能混为一体。
建议同学们做到:
◇在学校,不乱拿同学的东西。
◇去别人家玩,不乱翻别人家里的东西。
◇去老师的办公室不乱动老师办公桌上的东西。
◇进父母的房间要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