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 两代人的25个好习惯(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了一个心理学公式,这就是I+WE=fully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个人的价值。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在现代社会自我封闭、单打独斗、凡事只考虑“我”的人,只能品尝失败的滋味。因为就像一个人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一个人也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况且离开了他人,我们自己也无法取得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克服“麻将心理”,即“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的心理,而要培养自己你好我才能好,我好了你也会更好的“双赢”行为模式。

◇每做一件事情,要考虑此事是否会对别人有利,因为只有对别人有利,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用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积极征询合作者的意愿、需要及想法。

◇学会换位思考,凡事试着从合作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一下问题。

◇承认差异并且尊重差异。不要强求合作者完全与自己相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只有从不同中,我们才能有所吸收;不必要求合作者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短处,就如同兔子跑步如飞,但是对游泳却一筹莫展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合作的必要。

学会商量,有话好好说

——成人团结友善好习惯之二

“说话”是我们与人沟通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如何表达才能让别人能够理解我们,实现良好的沟通,不给沟通造成障碍呢?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礼记》有言:“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其意思是不对别人说难听刺耳的话,愤怒无礼的语言就不会回到你的身上。在日常的言谈中,不能因为我们所说的内容是正确的,或者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善良的,就认为怎么说都可以。在我们与人相处时,最容易让他人接受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知识或见识,也不是你的目的,而是良好的态度。说话是为了让别人听,是为了说服别人,所以有话好好说的习惯,会让我们在不改变原则的前提下,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希望父母和教师带头做到并为孩子做出榜样:

◇说话要注意场合。

◇说话要慢,要说清楚,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说话的态度要诚恳。

◇不要喋喋不休地自说自话,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因为只有对方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才能知道你该说些什么。

◇要肯定对方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在表达时也要用“也许你是对的,但是”的句式。

尊重隐私,见面不必查“户口”

——成人团结友善好习惯之三

隐私一般是指那些不愿意告诉别人的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包括个人情感、日记、个人的特殊经历、婚姻状况、个人信仰、投资状况、收入状况、健康状况等。每个人都有一些特定的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个人隐私,这是个人的权利。一般来说,只要不对社会或他人构成伤害,就应该得到尊重。

隐私保护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却还不是很清楚。尊重隐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希望父母和教师带头做到并为孩子做出榜样:

◇见面以“你好”这句问候语代替“吃了吗”“干吗去”等探询性的语言。

◇有保护自己个人隐私的意识,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

◇尊重隐私权从自己身边做起,如恋人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都要尊重隐私,不私拆他们的信件,有电话找他们也不要刨根问底。

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

——成人团结友善好习惯之四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并不因时代的发展而失去意义,因为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是做人的本分。

孝敬父母,首先要在物质上承担对父母的赡养的义务。从法理上讲,子女对父母尽赡养的义务是有法可依的;从情理上讲,父母养了我们的小,我们就要养父母的老。孝敬父母不是每月给点生活费就行了,还要尽心尽力地去满足父母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正像有首歌中唱道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

希望父母和教师带头做到并为孩子做出榜样:

◇如果与父母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每个星期回家看一看,和父母团聚一下,看看父母有些什么力不从心的事需要做。如果实在没有时间,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一些传统的节日尽量和父母一起过。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利用假期带父母出去旅游。

◇与父母团聚的日子不要只是在父母那儿大吃一顿,给父母留下一个烂摊子就走了,应该把做饭的任务承担下来,至少要和父母一起下厨房,吃过饭,要帮父母收拾干净了再走。

◇吃饭时要让老人坐在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

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成人团结友善好习惯之五

做事有几种境界——损人利己、利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利己社会不容,也不能长久;损己利人的要求有点高,长期如此做,也会让人感到压抑;利人利己,为自己着想,同时也不忘他人的利益,谋求两全其美之策,使人乐于合作,这是最恰当的做事方式。在我们有些人的观念中,总以为利他的事情就肯定是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得自己牺牲一些什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给予就必然有获得,这是规律。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讲的也就是这个理。

希望父母和教师带头做到并为孩子做出榜样:

◇超市购物,购货车、筐用后要放回到指定的地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