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君归去(第2页)
“好,允——允宁!”苏昀闻言,目光灼灼地看向萧允宁,又问道,“你的身体可好了吗?”
“已经大好了。”萧允宁笑着看着他的发顶,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你如今倒是长得越发俊朗了,高了这么多,都快认不出你小时候的样子了。只是这温吞的性格,一点儿也没变,倒叫我想起你替我挨父皇板子的样子。”
他说着,将泡好的茶递到苏昀手中,眼底满是笑意:“苏小将军,你这样子,到了北疆,要如何上阵杀敌呢?”
苏昀捧着温热的茶杯,目光落在萧允宁脸上,心头像是被温水浸过,瞬间软的不可思议——眼前这人,是他挂怀了整整六年的人。
这些年虽有书信往来,可他总忍不住想起儿时那个在御花园里,将一朵刚摘的玉兰花递到自己手中的小皇子。那时的萧允宁穿着鹅黄锦袍,眉眼弯弯,笑起来时眼底像盛了星光,冰雪可爱得让人心尖发颤。
他无数次想象过,那个小皇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模样。
直到今日,在霖山院中遥遥一见——萧允宁站在阳光下,肌肤胜雪,周身仿佛裹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极是脱尘清绝。尤其是那双眼睛,水润明亮,像雨后初绽的海棠花,带着几分朦胧的温柔,又藏着几分山林间养出的清逸,竟让他想起话本里写的“山中精怪化形”,美好得不像真人。
那一刻,苏昀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猝然失了神——自己所见过的、所能想象到的最美的人,都不及他万一。
如今萧允宁就站在自己面前,笑着与他调侃,指尖相触时的温热还留在掌心,杯中的茶水冒着氤氲热气,这一切都真实得不像梦。
苏昀低头看着茶杯里晃动的茶影,耳尖悄悄泛了红,心跳得飞快,连说话都变得结巴起来:“我——我可以。”
萧允宁见苏昀院角立着的红缨长枪,便放下手中的茶盏,笑着提议:“苏昀,你这长枪看着趁手得很,不如舞上一段,让我看看你这些年的功夫可有长进?”
苏昀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点头应道:“好!!”他将茶杯轻轻放在石桌上,快步走到院角,双手握住长枪。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萧允宁,双脚稳稳扎住马步。先前与萧允宁说话时的温吞文气全然不见,周身气场骤然一变,像出鞘的利剑般凌厉。随着一声轻喝,长枪在他手中猛地转出一个枪花,红缨翻飞,枪风呼啸,带着破风的锐响。
他时而纵身前刺,枪尖直指天际,如蛟龙出海;时而旋身横扫,枪身划出凌厉的弧线,似猛虎下山。每一个动作都力道十足,身法灵活如影,春日的阳光落在他身上,将他挺拔的身影衬得愈发英姿飒爽。
萧允宁坐在石椅上,看着院中的苏昀,眼底满是赞叹。待苏昀一个漂亮的收枪动作落下,红缨稳稳停在胸前,萧允宁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好好!果然枪出如龙,身法如影!”
苏昀收枪回身,额角已沁出薄汗,发梢沾着汗珠,却顾不上擦拭。听到萧允宁的夸赞,他只觉得心脏像被重锤击中,“咚咚”地跳得飞快,比方才舞枪时还要剧烈。
他快步走到萧允宁面前,脸颊泛红,连声音都带着几分喘息的轻颤:“允宁……你觉得、觉得还好吗?”
萧允宁起身,递过一方手帕,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何止是好,简直是厉害!看来你此去北疆,定能建立一番功勋。”
指尖触到苏昀温热的肩膀,苏昀只觉得那处肌肤像被烫到般,连心跳都漏了一拍,连忙接过手帕,低头擦拭着汗渍,不敢再与萧允宁对视。
……
第二日天色微亮时,霖山还浸在淡淡的晨雾里,远处的鸟鸣声疏疏落落,带着几分清晨的清冷。苏昀已收拾好行囊,牵着马准备动身了。
萧允宁把一个素色布包递到苏昀手中,布包沉甸甸的,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
“这里面是上好的止血金疮药和药丸,我医术不精,这是师父所制,你带上,盼你尽量不用到这些。”
萧允宁伸手帮他理了理歪斜的行囊肩带,语气带着几分叮嘱,“北疆风沙大,照顾好自己。”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昀的红缨长枪上,又补充道,“苏昀,若是遇到危险,别只顾着逞强,活着才最重要。”
苏昀用力点头,喉结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觉得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咙口,只剩沙哑的一句:“允宁,顾好自身,等我从北疆回来。”
“好。”
萧允宁笑着点头,“等你回来,我再煮一壶梅雪青茶迎你。”
翻身上马时,苏昀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萧允宁站在晨雾里,衣摆轻轻晃动,美好得让人心尖发颤。
他勒住缰绳:“允宁,我走了!你保重!”
这一别,便是三年五载,不知下次再见,又会是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