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道皆跪(第1页)
祖宗坟头冒黑烟,牌位自个儿裂开,连带着地底下老祖宗们哭爹喊娘求饶的动静,算是把钱家村最后一点胆气给抽干净了。连着几天,村子里大白天都听不见人声,只有那口枯井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外渗着暗红色的血水,腥气混着绝望,熏得人脑袋发晕。
“完了,这下真没辙了……”王老倌蜷在自家冷灶旁,对着空米缸念叨,“祖宗都不顶用,还能指望谁?等着那丫头……挨个点名吧……”
“屁的祖宗!”张老汉隔着院墙,声音沙哑地骂了一句,带着哭腔,“没听老祖宗说吗?咱们再闹腾,他们在地底下都要魂飞魄散!咱们这是求祖宗吗?咱们这是催祖宗的命啊!”
李寡妇这几天老得没法看了,头发白了一大片,她扒着门缝,神经质地往外瞅:“那咋办?等死?我……我听说镇子外头青云观的老神仙,法力高深!还有慈云寺的方丈大师,据说能降妖伏魔!咱们……咱们凑钱!去请!花多少钱都请!”
这话像是一点微弱的火星,掉进了一堆死灰里。
“请道士?找和尚?”王婆子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那得花多少钱?咱们村现在哪还有钱?”
“没钱?没钱等死就有钱了?”李寡妇尖声道,“各家各户,砸锅卖铁!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这是买命的钱!谁家不出,到时候那丫头找上门,别怪大家不帮忙说话!”
死亡的威胁面前,钱又算得了什么?很快,在几个还能主事的老家伙半强迫半哀求的动员下,一笔数目不小的“救命钱”凑了出来,有铜板,有散碎银子,甚至还有几件压箱底的首饰。赵二狗被逼着,揣着这包沉甸甸的钱,连夜连滚带爬地往镇子方向跑去。
等待的日子,每一刻都像是在油锅里煎。村民们聚在一起,话题全是关于青云观玄诚道长和慈云寺慧明方丈的传说。
“听说玄诚道长能呼风唤雨,一把桃木剑斩过百年尸傀!”
“慧明方丈才厉害!早年云游时,一念经文,超度了一整村的怨灵!”
“有这两位高人在,肯定能镇住那邪祟!”
“但愿吧……这可是咱们最后的机会了……”
希望之火虽然微弱,但终究是点起来了。人们靠着这点虚幻的指望,勉强支撑着。
第三天头上,村口终于传来了动静。先是赵二狗连滚带爬地跑回来,气喘吁吁地喊:“来了!来了!道长和方丈都请来了!”
村民们呼啦啦全涌到了村口,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只见远处,两拨人正缓缓行来。
一边,是一位身着青色道袍,头戴莲花冠,手持拂尘,面容清癯,长须飘洒的老道,真是仙风道骨,步履沉稳,身后跟着两个捧剑持符的小道童。正是青云观的玄诚道长。
另一边,则是一位披着大红金线袈裟,手持九环锡杖,眉须皆白,面容慈祥却宝相庄严的老僧,每一步都仿佛踏着莲花,周身似乎有隐隐佛光流转。正是慈云寺的慧明方丈。
“高人!真是高人啊!”王老倌激动得老泪纵横,“咱们村有救了!”
“快!快跪下!迎接高人!”张老汉率先扑通跪倒在地,朝着两位高人的方向就磕头。
一时间,村口黑压压跪倒了一片,哭喊声、祈求声汇成一片。
“道长救命!方丈救命啊!”
“那妖女……不,那邪祟就在村里!求高人出手镇压!”
“我们钱家村上下,感激不尽啊!”
玄诚道长眉头微皱,拂尘一摆,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凝重:“诸位施主请起。贫道与慧明大师既已前来,自当尽力而为。且让贫道先看看这村子的气运。”
说罢,他手搭凉棚,运起目力,望向村庄上空。这一看,他脸色顿时一变,倒吸一口凉气:“好重的阴煞怨气!怨气凝而不散,直冲霄汉,其中更有一股……煌煌幽冥之威?怪哉!怪哉!”
慧明方丈也口诵佛号:“阿弥陀佛。此地因果纠缠,怨念极深,然……似有更高层面的法则笼罩,贫僧竟有些看不真切。”
两位高人的反应让村民们心里咯噔一下,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众人簇拥着玄诚道长和慧明方丈,浩浩荡荡却又胆战心惊地往村子深处那间老屋走去。
来到老屋前那片空地上,玄诚道长示意众人退后。他整理了一下衣冠,面色肃然,从道童手中接过那柄看起来古朴无比的桃木剑,脚踏七星步,口中念念有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天清地灵,邪祟显形!破!”
他剑指老屋,一道肉眼可见的淡金色光芒从剑尖射出,直冲老屋木门!然而,那金光到了门前,却如同泥牛入海,连个涟漪都没泛起,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玄诚道长脸色一白,显然耗力不小,却毫无效果。他咬了咬牙,对慧明方丈道:“大师,此獠凶顽,看来普通法咒无用。贫道要开天眼,一观其本源!”
慧明方丈面色凝重地点点头:“道长小心,贫僧为你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