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十五(第3页)
《白華》八章,章四句。輔氏曰:「一章則言夫婦之常理,二章則言時運之使然,三章始言其體尊勢大,而反不如小水之尚能溉物,四章然後自歎其以嫡后之尊而反見卑賤,其言亦可謂有序矣。五章又疑己雖念王而王不顧己,何哉?六章始以鶖比褒姒,而歎王之舉措取舍之非宜。七章則遂言王之二三其德,曾不若鴛鴦之有常。八章方極其意而謂王不自愛,重寵嬖賤妾以輕賤其身,所以使我憂之而成病。其言有序而不亂,其怨有則而不流。即其言以觀其人,則申后其亦賢矣哉。」李迂仲曰:「此詩大抵與《緑衣》相類,彼專以緑衣取譬,此則多譬喻。體雖不同,而發明嫡妾之分則一也。」愚按:此詩章多而句少,八章皆為比體,一章以一事為喻,反覆諷詠以泄其情,而猶不能絶念於王,可謂怨而不怒者矣。一詩之中,首以之子稱王,斥之也;繼稱碩人,尊之也;繼而稱子,親之也;繼又稱碩人,又稱之子。怨者之詞,固有不暇整也。
《序》:「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國化之,以妾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為之作是詩也。」
此事有據,《序》蓋得之。但「幽后」字誤,當為申后刺幽王也。「下國化之」以下,皆衍説耳。又《漢書》注引此《序》,「幽」字下有「王廢申」三字,雖非詩意,然亦可補《序》文之缺。
緜蠻黄鳥,止于丘阿。道之云遠,我勞如何!飲於鴆反之食音嗣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比也。緜蠻,鳥聲。阿,曲阿也。孔氏曰:「《卷阿》云『有卷者阿』,知丘阿是丘之曲中也。」後車,副車也。○此微賤勞苦而思有所託[7],為鳥言以自比也。蓋曰緜蠻之黄鳥,自言止于丘阿而不能前,蓋道遠而勞甚矣。當是時也,有能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又命後車以載之者乎?
緜蠻黄鳥,止于丘隅。豈敢憚行?畏不能趨。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比也。隅,角。丘隅,岑蔚之[8]。憚,畏也。趨,疾行也。
緜蠻黄鳥,止于丘側。豈敢憚行?畏不能極。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比也。側,傍。極,至也。《國語》云:「齊朝駕,則夕極于魯國。」
《緜蠻》三章,章八句。
《序》:「微臣刺亂也。大臣不用仁心,遺忘微賤,不肯飲食教載之,故作是詩也。
此詩未有刺大臣之意,蓋方道其心之所欲耳。若如序者之言,則褊狹之甚,無復温柔敦厚之意。
幡幡孚煩反瓠葉,采之亨叶鋪郎反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賦也。幡幡,瓠葉貌。○此亦燕飲之詩。言幡幡瓠葉,采之亨之,至薄也。李迂仲曰:「瓠葉新生,可以為葅。」然君子有酒,則亦以是酌而嘗之。蓋述主人之謙詞,言物雖薄而必與賓客共之也。
有兔它故反斯首,炮白交反之燔音煩,叶汾乾反之。君子有酒,酌言獻叶虚言反之。
賦也。有兔斯首,一兔也,猶數魚以尾也。毛曰炮,加火曰燔。亦薄物也。獻,獻之於賓也。謝疊山曰:「瓠葉以為葅,不必嘉蔬;一兔以為殽,不必異饍。先王之燕賓客,真德實意而已矣。」
有兔斯首,燔之炙音隻,叶陟畧反之。君子有酒,酌言酢才洛反之。
賦也。炕抗火曰炙,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酢,報也。賓既卒爵而酌主人也。
有兔斯首,燔之炮叶蒲侯反之。君子有酒,酌言醻市周反之。
賦也。醻,導飲也。主人酌以獻賓曰獻。賓酢主人,主人又自飲而復飲賓,曰酬。其主人又自飲者,是導賓使飲也,但賓受之卻不飲,奠於席前。胡庭芳曰:「主人既飲酢爵,欲以酬賓,又酌而先自飲以道之,然後復酌而進於賓,故謂之醻。」
《瓠葉》四章,章四句。陳夀翁曰:「燕飲之禮在誠,不在物。此聊舉一二以見其微薄,謙詞耳。燕飲之詩有盛言其豐者,《魚麗》是也;有謙言其薄者,此詩是也。」
《序》:「大夫刺幽王也。上棄禮而不能行,雖有牲牢饔餼不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廢禮焉。」
《序》説非是。
漸漸並士銜反,下同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叶直高反矣!
賦也。漸漸,高峻之貌。武人,將帥也。遑,暇也,言無朝旦之暇也。○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歐陽子曰:「漸漸高石,悠遠山川,序其所經歷險阻遠道之勞耳。」
漸漸之石,維其卒在律反矣!山川悠遠,曷其没叶莫筆反[9]!武人東征,不遑出矣!
賦也。卒,崔嵬也,謂山顛之末也。曷,何。没,盡也。言所登歷何時而可盡也?不遑出,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有豕白蹢音的,丞涉波矣!月離于畢,俾滂普郎反沱徒河反矣!武人東征,不遑他湯何反[10]!
賦也。蹢,蹄。烝,衆也。離,月所宿也。畢,星名。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埤雅》曰:「馬喜風,豕喜雨,故天將雨,則豕進涉水波也。」○「畢是漉魚底[11]。網漉[12],則其汁水淋漓而下若雨然,畢星名義蓋取此。今畢星上有一柄,下開兩叉,形亦類畢,故月宿之則雨」。胡庭芳曰:「畢星好雨,月水之精,離畢而雨,星象相感如此。」○張子曰:「豕之負塗曳泥,其常性也。今其足皆白,衆與涉波而去,水患之多可知矣。」此言久役,又逢大雨,甚勞苦而不暇及他事也。歐陽子曰:「履險遇雨,征行所尤苦,故以為言。」
《漸漸之石》三章,章六句。輔氏曰:「不遑朝矣,猶可言也。至於不遑出、不遑他,則其情危而可哀甚矣。方《采薇》《出車》之詩作時,豈容有此事哉?世之治也,固未嘗無征伐之師也。然行者之勞未嘗自言,而上之人則汲汲然以言其勞之可念;世之亂也,上之人未嘗念其勞而言之也,而行者則自言其勞苦而不置焉。夫使勞者自言而上之人不加恤焉,則烏在其為民之父母也?」
《序》:「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
《序》得詩意,但不知果為何時耳。
苕音條之華音花,芸音云其黄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比也。苕,陵苕也。《本草》云:「即今之紫葳,蔓生,附於喬木之上,其華黄赤色,亦名淩霄。」《本草》注曰:「紫葳,一名陵苕。蔓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13],有花,其花夏乃盛。」愚按:芸者,黄之盛也。○詩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14],雖榮不久,故以為比,而自言其心之憂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