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同龄好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时叶濯舟端着茶具走过来,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叶濯缨对陌生人的戒备心向来很重,更不用说接受来路不明的食物。

但更让他惊讶的是,叶濯缨在犹豫片刻后,竟然伸手接过了那个小盒子。

“谢谢。”少年低声说,手指轻轻摩挲着木盒上的纹路。

顾维恕的笑容更深了些:“不客气。如果你喜欢,下次我可以带不同口味的来。”

叶濯舟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状似随意地问道:“维恕这次回国,是打算长期发展?”

“是的。”顾维恕端起茶杯,动作优雅,“我接受了协和的聘书,下个月开始在心外科任职。”

叶濯缨抬起头:“心外科?”

“对,心脏外科。”顾维恕迎上他的目光,“人体是最精密的仪器,而心脏是这个仪器的核心。我很着迷于它的运作机制。”

“泵功能。”叶濯缨突然说,“本质上是一个流体力学问题。”

顾维恕怔了一下,随即笑开来:“没错,确实可以这么理解。但还要考虑电生理、分子信号传导……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

叶濯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得地没有立刻回到自己的书本里,反而继续问道:

“手术的精确度要求是多少?”

“毫米级。”顾维恕比了个手势,“有时甚至是微米级。特别是在做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时,每一针的落点都至关重要。”

叶濯缨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他放下一直拿在手里的巧克力盒子,突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那是叶濯舟特意为他装在客厅里的,方便他随时记录灵感。

少年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心脏结构图,然后在旁边快速写下一串公式。

“如果考虑血流动力学的最优解,”他边写边说,“手术切口的角度应该满足这个函数……”

顾维恕放下茶杯,走到白板前,认真地看着那些公式。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能跟上叶濯缨的思路,时不时提出一些专业视角的见解。

“这里还要考虑组织的弹性模量……”

“没错,所以需要引入这个参数……”

叶濯舟和顾兆和站在一旁,看着这超乎想象的一幕——十六岁的数学天才和二十出头的心外科医生,竟然在白板前热烈地讨论起手术方案的数学建模。

阳光渐渐西斜,为客厅镀上一层暖金色。公式与医学知识在空气中碰撞,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在这一刻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当讨论暂告一段落时,叶濯缨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轻声说:

“医学比我想象的有趣。”

顾维恕微笑回应:“数学也比我想象的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刻,一段跨越年龄与领域的友谊悄然萌芽。在这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未来的数学巨擘与未来的医学领军人物,完成了他们命中注定的初次相遇。

叶濯舟与顾兆和相视一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欣慰——叶濯缨的世界里,终于又多了一个能与他平等对话的朋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