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同龄好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叶家老宅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叶濯缨正盘腿坐在客厅厚厚的地毯上,面前摊开着一本极其深奥的微分几何专著,旁边散落着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稿纸。他整个人几乎沉浸在符号与公式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声响充耳不闻。

玄关处传来一阵动静,是叶濯舟和顾兆和回来了,似乎还带着一个陌生的客人。

“小缨,看谁回来了?”叶濯舟的声音带着笑意。

叶濯缨从书海中微微抬起头,视线还有些未能聚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哥哥和熟悉的顾兆和,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他们身后那个年轻人身上。

那人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毛衣,身形挺拔,气质温和干净,像春日里一棵沐浴着阳光的白杨。他的眉眼与顾兆和有几分相似,但少了几分商海沉浮历练出的锐利锋芒,多了几分书卷气的沉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悲悯的温柔。他的眼神很亮,此刻正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好奇与友善,看向坐在地毯上的叶濯缨。

“濯缨,这是维恕,兆和的弟弟,刚从国外完成医学交流回来。”叶濯舟介绍道,“维恕,这就是我弟弟,濯缨。”

顾维恕向前一步,微微弯下腰,主动伸出手,笑容温润:“你好,濯缨。常听哥哥和濯舟哥提起你,今天终于见到了。”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能让人安心放松的魔力。

叶濯缨看着伸到自己面前的手,骨节分明,干净修长,是一双非常适合拿手术刀的手。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虽然身高还略逊于对方,但那份属于少年天才的独特气场已然不弱。他伸出手,与顾维恕轻轻一握,触感温暖干燥。

“你好,顾医生。”叶濯缨的声音依旧是他惯有的平静,但少了几分面对外人时的疏离。他敏锐地注意到了顾维恕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气息与一种独特的、属于草本植物的清冽味道交织在一起,这让他判断出对方确实长期身处医疗环境。

顾维恕并没有像许多人初次见他时那样,立刻将话题引向那些骇人听闻的学术成就或天才头衔。他的目光反而被地毯上那本摊开的专著吸引,带着真诚的兴趣问道:“在看微分几何?这个领域的思维方式非常迷人,对吧?”

叶濯缨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很少有人会在他阅读这种层级的内容时,不是先表示惊叹,而是直接切入对学科本身的探讨。

“嗯。”叶濯缨点头,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它在某些层面与拓扑的关联,是解决另一个问题的基础。”

顾维恕了然地点点头,笑容加深:“虽然我的数学忘得差不多了,远远比不上你,但我能想象那种在不同结构之间寻找桥梁的乐趣。就像在医学上,试图理解细胞信号通路与整体器官功能之间的联系一样。”

他没有试图去理解那些具体公式,而是精准地捕捉到了研究背后共通的“连接”与“结构”的哲学美感。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一个是在数学王国里披荆斩棘的年轻君主,一个是在生命疆域中探索奥秘的温柔行者。这一刻,无关年龄,无关领域深浅,只是一种纯粹智力与气质上的相互审视与认可。

叶濯缨觉得,这个叫顾维恕的医生,和他哥哥顾兆和很不一样,也和他见过的很多人都不一样。他不谈论他的传奇,只是看到了一个正在钻研难题的“人”。

这种感觉,不坏。

他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语气是罕见的主动邀请:

“要坐吗?”

顾维恕从善如流地在沙发上坐下,姿态放松却不失优雅。他的目光依旧温和地落在叶濯缨身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与好奇。

“我听哥哥说,你最近在研究霍奇猜想?”顾维恕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空气中流淌的思维脉络。

叶濯缨点了点头,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双腿习惯性地蜷起。这是他在思考时最放松的姿态。

“有些想法,”少年的声音平静无波,“还在验证阶段。”

若是旁人听到这句轻描淡写的“有些想法”,定会惊得瞠目结舌。但顾维恕只是微微颔首,眼神里流露出真诚的欣赏。

“很了不起。”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制小盒,“这是从瑞士带回来的手工巧克力。听说思考很消耗能量。”

叶濯缨看着那个小盒子,没有立刻去接。他的生活被公式和定理填满,很少接触这样带着人情味的小礼物。

顾维恕也不催促,只是耐心地保持着递出的姿势,笑容温暖:“尝尝看?据说黑巧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对创造性思维有帮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