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编(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对于第二类现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结合实际,深入探讨、充分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的观点,使之上升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与其原有的基本观点融为一体。

对于第三类现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基本观点。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版本”,那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写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版本”。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忽视对自己时代新的理论成果的批判继承,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由孤立而走向枯萎。

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并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又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迎接挑战,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在积极走向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所导致的全球循环的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强了各个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可能长久地孤立于世界之外,如同人的肢体不能孤立于血液循环系统一样。

因此,我们只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9]“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0],我们必须“从世界的角度”“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的角度”来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1]

所以,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注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遍全球,利润流向西方,发达国家享尽全球化的“红利”;必须看到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注意经济全球化首先集中在金融全球化上,而几乎是完全脱离实物贸易的金融交易(年成交量达400亿—500亿美元)已使世界经济几乎成了一个“大赌场”,世界金融体系正处在崩溃的过程中;必须看到“开放的世界”中存在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高度警惕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化、“西化”。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建立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以防止“自我”的丧失。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再造辉煌。一句话,在向世界的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2~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2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册,3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2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文1版,下卷,30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7卷,2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69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2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86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1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13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64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742~74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495~497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78页。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