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复明运动06(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顺治三年〕六月围金华,七月克之。

及同书八十《马逢知传》云:

〔顺治〕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南征,克金华,即令镇守。

故牧斋谓马氏“开府婺州者七载余”,应指自顺治三年七月至十一年四月而言也。《有学集》五《绛云余烬集(下)·伏波弄璋歌六首》,其五云:

龙旗交曳矢频悬,绣褓金盆笑胁骈。百福千祥铭汉字,浴儿仍用五铢钱。

其六云:

充闾佳气溢长筵,孔释分明抱送年。授记不须寻宝志,老夫摩顶是彭篯。

寅恪案:依“摸顶”句,可知马进宝生子,牧斋亲往金华致贺。其时间当在甲午秋间,观此歌前第六题为《甲午春观吴园,次怀人诗卷》及同书一七《季沧苇诗序》云:“甲午中秋余过兰江”句可证。又此歌前第二题为《武陵观棋六绝句》,其第一首有“初桐清露又前期”句,其第六首有“太白芒寒秋气澄”句,是牧斋此次往金华,秋间经过杭州之一旁证也。牧斋“五铢钱”句,复明之意甚显,遵王不敢注一字。检《后汉书·列传》一四《马援传》云:

初,援在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许,事遂寝。及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余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

则牧斋之诗,不仅表示复明之微旨,实亦采用马文渊故事也。但马氏虽“爱结纳名流”,实不通文墨,牧斋之深意,彼自不能了解也。(参阮葵生《茶余客话》八“马进宝”条)。复次,《有学集诗注五》顺治十一年甲午,十二年乙未,两年所赋之诗,与苏州有关者甚多。如《甲午十月二十夜宿假我堂,梦谒吴相伍君,延坐前席,享以鱼羹,感而有述》《〔叶〕圣野〔襄〕携伎夜饮绿水园,戏题四绝句》《冬夜假我堂文宴诗有序》《归自吴门,〔袁〕重其复来征诗。小至日止宿剧谈,喜而有作》《甲午仲冬六日吴门舟中,饮罢放歌,为朱生维章六十称寿》《虎丘舟中戏为张五穉昭题扇,得绝句八首。穉昭少年未娶不肯席帽北游,故诗及之》《乙未秋日许更生扶侍太公邀侯月鹭翁于止路安卿登高莫厘峰口占二首》(寅恪案:此题可参《牧斋外集》七《翁季霖诗序》)、《游东山雨花台,次许起文韵》《路易公安卿置酒包山官舍,即席有作二首》等题,可为例证。夫牧斋家居常熟,苏州乃省会所在,其往来经过,原不足怪。但牧斋此两年间复明之活动正在暗中进行,其频繁往来于常熟、苏州,终不能使人无疑。前引《广阳杂记》谓郑成功设有商店于苏州。在顺治十三年七月黄梧降清以前,尚未被清廷觉察。牧斋之屡游苏州,或与通海之举动有关。若更取与路安卿有关之两题四律证之,益为明显矣。兹录《路易公(寅恪案:涵芬楼本亦作“易公”疑“易”乃“长”字之误)安卿置酒包山官舍,即席有作二首》于下。

其一云:

绿酒红灯簇纸屏,临觞三叹话晨星。刊章一老余头白,抗疏千秋托汗青。龙起苍梧怀羽翼,鹤归华表伫仪型。撑肠磈礌须申写,放箸扪胸拉汝听。

“怀羽翼”下遵王注云:

唐王以违禁越奏,锢凤阳高墙。崇祯癸未,路公总漕莅任,谒凤阳祖陵,怆然念天潢子孙,赒以银米。国变后,文贞护之出。至南中。乙酉,圣安北狩,郑鸿逵奉唐王入闽,七月即帝位于福州。下诏求公。曰:振飞于郑有旧恩,今携家苏之洞庭山,有能为郑致之者,官五品,赏千金。公偕次子泽浓,间行入关。十一月,诣行,拜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泽浓改名太平,官职方司员外郎。丙戌三月上幸延平,公居守建宁。八月仙霞关陷,上苍皇西幸,命公视师安关,公趋赴延平,与乘舆相失,航海走广州。广州复陷,依国姓于厦门。戊子六月上御极端州,手诏召公。公力疾赴命,道卒于顺德。诏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谧文贞。荫一子中书舍人。

其二云:

霜鬓飘萧念旧恩,郎君东阁重相存。饥来美馔忘偏劝,乱去清歌记旅魂。故国湖山禾黍日,秋风宾客孟尝门。灯前战垒分吴越,范蠡船头好共论。

《小腆纪传》二四《路振飞传》略云:

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天启乙丑进士,除泾阳知县。崇祯初,征授御史。寻出按福建。海贼刘香者,数勾红夷入犯,悬千金激励将士,于是郑芝龙等破之。八年巡按苏松。常熟奸民张汉儒讦乡官钱谦益、瞿式耜贪状,〔温〕体仁主之,坐振飞以失纠,拟旨令自陈,乃白谦益、式耜无罪,而语刺体仁。体仁益恚,激帝怒,谪河南按察司检校。

寅恪案:牧斋诗题中之“路长公”即指见白长子泽溥而言。徐嘉《顾亭林先生诗笺注》五《赠路舍人泽溥》云:

东山峙太湖,昔日军所次。奉母居其中,以待天下事。

则泽溥之久居太湖东山,不归曲周故里之心事,为亭林一语道破矣。见白以袒护钱、瞿谪官,牧斋赋诗,感念旧情,溢于言表,自是应尔。但此时牧斋之与路氏兄弟往来,恐不仅怀旧之意,实兼有政治活动。盖路氏父子与郑芝龙、鸿逵、成功兄弟父子关系密切,《牧斋尺牍(上)·与侯月鹭四通》,其第二通略云:

客秋至今,一往况味,如魔如病,口不能言。手教津津,一笔描尽。《河上》之歌,同病相怜,非个中人,那能委悉如此。桑榆之收,良有厚望。拊髀叹息,知有同心。太夫人不朽之托,已承尊命,敢复固辞?(寅恪案:今涵芬楼《有学集补》载《侯母田太夫人墓志铭》,殊多删削,盖有所避忌也。)期以长夏了此功课,并《路文贞神道碑》次第具稿。安卿昆仲,烦为致声。

其第四通(寅恪案:此通与《牧斋外集》二二《与路(自注:“名泽溥”)书》文字全同)略云:

文贞公墓隧之碑,伏承尊委,不辞固陋,谨草勒辄简呈上。切念时世改迁,物情人事,未免多所触忤。不肖老矣,头童齿豁,一无建树,惟此三寸柔翰,忝窃载笔,不用此表扬忠正,指斥奸回,定公案于一时,征信史于后世,依违首鼠,模棱两端,无论非所以报称知己,取信汗青,其如此中耿耿者何哉!谨用古人阳秋之法,据事直书。

等札,可供参证。诸书记载路氏父子事甚多,以遵王注关涉振飞事较详,故附录之。(《归庄集》七《路中书家传》及同书八《路文贞公行状》两文亦皆详实,可供参证。)惟不悉钱曾所据为何种资料,若谓出于牧斋所撰《路文贞公神道碑》,则恐未当。盖见白三子长泽溥,字安卿,号苏生,又作甦生。次泽淳,字闻符。少泽浓,字吾征,唐王赐名太平,牧斋似不应误以泽浓为次子也。数百年来记载路氏兄弟诸书,殊多混淆舛讹。此点可详闵尔昌《碑传集补》三五归庄撰《路中书〔泽淳〕家传》中所附闵氏自撰《书顾亭林广师后》一文,并李桓《耆献类征》三八一金德嘉代某撰《路泽浓墓志铭》等,兹不赘辨。又金氏《牧斋年谱》“己亥”条云:“冬为《路文贞公神道碑》。”未知金氏何所依据。但牧斋《致侯性尺牍》第二通“客秋”之语,当指顺治十六年己亥秋间郑延平攻南京失败之事。然则《路碑》之作成,应在顺治十七年庚子也。俟考。复次,《有学集诗注》六《赠侯商丘若孩四首》,其一云:

残灯顾影见蹉跎,十五年来小劫过。曾捧赤符回日月,遂刑白马誓山河。闲门菜圃英雄少,朝日瓜畴宾客多。挂壁龙渊惭绣涩,为君斫地一哀歌。

其二云:

三十登坛鼓角喧,短衣结束署监门。吹箫伍员求新侣,对酒曹公念旧恩。五岭蒙茸余剩发,九疑绵亘误招魂。与君赢得头颅在,话到惊心手共扪。

其三云:

苍梧云气尚萧森,八桂风霜散羽林。射石草中犹虎伏,戛金壁外有龙吟。梦回芒角生河鼓,醉后旌旗拂井参。莫向夷门寻旧隐,要离千载亦同心。

其四云:

橘社传书近卜邻,龙宫破阵乐章新。苍梧野外三衣衲,广柳车中七尺身。世事但堪图鬼魅,人间只解楦麒麟。相逢未办中山酒,且买黄柑醉冻春。

寅恪案:《华笑庼杂笔》一“黄梨洲先生批钱诗残本”条,《赠侯商丘四首》批云:

侯性,字若孩,商丘人。在广西时,有翼戴功,封祥符侯。两粤既破,遁迹吴之洞庭山。

《小腆纪传》三六《侯性传》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