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学习发展的行动支持策略(第3页)
⑥培训者总结。(5分钟)
我对教室环境布置的认识与理解是:
【活动提示】
①班级环境建设分为班级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②张贴教师的寄语、学生的作品等属于班级物理环境建设;师生合作改编流行歌曲为班歌等属于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制定班级章程等属于班级制度环境建设。
【阅读材料5-9】发现身边的美丽——一位农村教师的手记[7]
曾经,我一度苦于教室的简陋和单调,这里没有精致的墙幅、精美的装饰品,只有些许脱落的墙壁、粗陋的桌椅以及那些期待着色彩和美丽的渴望的眼神……
苦苦思忖,我不禁恍然大悟——没有的,我们可以创造!
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将原本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并创造着、发现着身边的点滴美丽。
比如,我们把废置的盒子简单装饰一下,增加扶手和轮子,就可以让它成为漂亮的可移动垃圾箱。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让他们亲手化腐朽为神奇。
又如,在农村,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果蔬菜、植物种子长年不断。这些形成质地各异的自然物,在孩子们的智慧和才艺下成为教室布置的精美艺术品。
我们用捡来的芦花、桔枝、草梗粘贴成了鸟窝、瓶花,用贝壳、螺丝、树枝、树叶、花装饰成了盆景,用果冻壳、瓶盖做成了风铃等,既丰富了教室的情趣,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美丽的教室,久而久之,孩子们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和创造意识增强了,审美能力也大为提高。
【阅读材料5-10】某教室布置的一角
图5-2某教室布置的一角
【相关链接】班级环境建设
(一)什么是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校施加教育影响、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在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和学校环境一样,班级环境也分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三种。
物理环境:包括教室的美化、学习园地、黑板报布置等。
心理环境:包括班训、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等。
制度环境:包括班规、日常行为规范、值日制度、班级阅读与学习计划、学习纪律与规范等。
(二)班级环境对学生发展有哪些作用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班级环境建设的内容、实施策略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班级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班级环境作为一种教育力量,直接影响、改善和调节学校大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①良好的班级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
②良好的班级环境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③良好的班级环境保障学生身心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④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⑤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班级团队精神与凝聚力的形成。
⑥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他人与集体的认知与管理。
(三)班级物理环境建设(略)
(四)班级心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