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北京

黄兴涛其他已完结

民国老北京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之一。民国史与城市史研究都是当下历史研究的热门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北京作为一国之首都,民国时期多次政权更迭,其中总有些不变的地方。从历史中发现北京,也是为北京的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奠定历史文化基础。民国北京研究精粹,从民众运动与地方政治、都市商业与消费文化,到国家权力与民间力量、城市文化精神与文学世界中的北京,甚至是沦陷时期的北平,撷取了若干篇相对深度的研究,展示给大家。

最新章节:三小结

更新时间:2025-11-24 10:25:48

《民国老北京》最新章节

三小结
二北京都市计划大纲与其他日本占领地区都市计划的比较
一日伪时期制订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日伪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1
四泛化的遗民意识
三后遗民时代 遗民概念的污名化与理想化
二商量出处吾谁与 角色扮演及其困惑
一易代同时 朝代间的类比
易代同时与遗民拟态
三组织文史杂志
二 华北文化教育协会
一指导平津新闻

《民国老北京》章节目录

导言
民众运动与地方政治
革命法律与庙产
二革命行动 电车工人抢夺铁山寺
三互为攻守 铁山寺案中的法律诉争
四争夺庙产 团体内讧与铁山寺改设惠工学校
五庙产纷争与1930年前后的党政关系
19461948年北平学潮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处置的歧异1
都市商业与消费文化
一商业账簿之重要性及其真实性
二万和成及其联号账簿简介
三账簿之史料价值
北京成文厚个案研究
一搜集和处理资料的方法与撰写地方商业史的可能性
二成文厚商业史的内涵与价值
三商人的行业网络与社会关系
四企业家的经营之道
公共空间的创造
公共空间和城市社会
结论
民国前期北京皇城城墙拆毁研究191519301
一北京皇城城墙的沿革范围和长度
二便利交通 19151921年皇城城墙的损毁之始
三利皇城砖 19211927年皇城城墙的大规模拆毁与城砖倒卖
四1927年军政府国务院组织的京师拆卖城垣案调查
五19281930年皇城城墙的喘息之机与最后一劫
六余论
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1
二从生到死 传统社区内的仪式表演
三兰安生John B Grant模式与城市卫生示范区的建立
四社区叠合与生命的档案化
五北京的街道政治 抗拒与变迁
六结论
近代北京公共卫生制度变迁过程探析190519371
二源起 警察卫生制度的移植
三外来动力 美式公共卫生思想的扩散
四转型 组织演变与制度转化
五选择性治理 实际运作的公共卫生
六结语
近代北京胡同地方社会的演变1
一近代胡同地方社会的构造
二庙会和胡同地方社会的整体性
三近代化和胡同地方社会 从非正式性统治到正式性统治
结论
近代都市社会的一个底边阶级
二格式化的天桥 脏贫贱恶的都市杂吧地
三生存的空间化抉择 人穷了当街卖艺
四自观与他评伺候人的下九流
五底边与中心的错位合流
城市文化精神与知识人的北京书写
一大上海崛起 雄极一时的海派文化
二北平 京派文化的乐土
十字街头的象牙塔 20世纪30年代北平知识分子的交往世界1
一胡适派学人群与北平自由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二传统现代交往的双重面向与京派文人的交游网络
三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群体的媒介网络
三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群体的媒介网络02
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
一娱乐活动中的官方角色 新式公共管理和风化审查
二民间力量的参与 娱乐文化转型的推动
三结语 娱乐新时尚的形成从主体本体到观念
国家视角与本土文化
我的北京
故乡北京
他们的北京
老舍的北京
近代日本官话读本中的北京书写
一城市空间的演变
二市民生活的变迁
三市政管理与城市功能
四结语 作为他者的书写
沦陷时期北平历史的多维面相
一指导平津新闻
二 华北文化教育协会
三组织文史杂志
易代同时与遗民拟态
一易代同时 朝代间的类比
二商量出处吾谁与 角色扮演及其困惑
三后遗民时代 遗民概念的污名化与理想化
四泛化的遗民意识
日伪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1
一日伪时期制订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二北京都市计划大纲与其他日本占领地区都市计划的比较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