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精粹管理(第16页)
案例说明
利用阿拉伯数字、点数和颜色一一对应来放材料。
设计目标
(1)让幼儿看得懂材料的摆放位置及数量;
(2)学会数数(3个)、点数(3个红色点)、数与颜色的对应(3与红点对应)等,体会数字和图形是生活与游戏的工具,感受数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引导幼儿共同制作标识标签,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4。5操作流程、设备使用、危险预防及危险品警示等指引清晰
案例1
图2-1-115美工区安全使用剪刀的提示
案例说明
班级美工区安全使用剪刀的提示。
设计目标
幼儿在使用剪刀时,能看得懂图示,并注意安全。
设计建议
根据班级幼儿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在有危险的操作材料或危险隐患处,如珠子、插座、锐利物品等地方设计不同的标识,以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如图2-1-116至图2-1-118。
图2-1-116细小材料有禁止放入口耳鼻标识
图2-1-117易碎品有易碎标识
图2-1-118桌子的锐角处理
案例2
图2-1-119阁楼防跌落警示
案例说明
班级阁楼1。5米高处张贴防跌落和禁止攀爬标识。
设计目标
(1)1。5米为幼儿跌落关键高度,在1。5米处提醒幼儿防止跌落,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2)提醒教师注意阁楼安全隐患,保证幼儿安全。
设计建议
许多幼儿园都有阁楼,且阁楼上方处于教师的视觉盲点,教师应注意跌落、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1。5米高处也应贴上此标识。
案例3
图2-1-120户外活动去向牌1
图2-1-121户外活动去向牌2
案例说明
根据一周户外活动安排表,各班将户外活动场所设置成一套“户外活动去向牌”,在班级户外活动时,打开或悬挂该场所照片或表征图,告知他人班级去向。
设计目标
“户外活动去向牌”用以提醒入园较迟或上一环节活动未完成而继续完成该活动的个别幼儿其班级去向,使幼儿通过看“牌”而自主到达班级师生活动的场地,不需要专门的教师在教室等待个别幼儿;同时,如若有家长来园,或其他成人需找此班级幼儿或教师时,也可通过查看去向牌了解班级去向。
设计建议
设计该去向牌前,可与幼儿一同讨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典型特征,用什么方式表示该场地会更容易理解(如实景照片、幼儿表征图等)。设计完成后,可模拟演练,以观察幼儿是否掌握通过去向牌到达正确地点的能力。同时,还需强调其中的安全。
4。6教职工自律、幼儿习惯好
案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