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四章 规则之笼(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5宗地,第一宗就是23。7亿的超额累进税。

李先生的笑容已经消失了,手指轻点着桌面:“就是因为地铁规划,可能导致地质不稳。。。”

旁边的住建部科长立马找到一份《南华早报》剪报递过去:“2006年您对媒体说,龙华要等配套成熟再开发。”

互联网有记忆,住建部的档案也有。

李嘉诚摇摇头:“我来时没有带人,你们等等,我让公司的负责人过来。”

“无妨,具体谈判可以等到下午会议结束以后,您可以先看看。”处长又微笑着递过去一份资料:“B的誉天下别墅,也是1993年,总价3。7亿,楼面价280元m?,14年只开发了30%土地,也是60%的税。

“还有这个,上海。”

“还有,武汉。”

李家的痕迹??显露,仅是囤地痕迹过重的几块土地,涉及税费已经接近百亿。

“李先生,其实这些地块我们不是要追问历史,我们更关注未来,如果长实承诺三年内开发存量地块70%,并且实现承诺目标,增值税可适用20%优惠税率,甚至部分项目我们可以再给5%-10%的优惠??就像新鸿基承诺的

天河项目那样,具体哪些项目,我们可以给一到两天的时间来谈。”

处长故意透露了新鸿基的谈判结果,提出了最高的超额累进税率,也拿出了最低最优惠的税率。

这看似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但几乎把李家享受未来一二线城市升值的机会斩于眼前。

并且这一刀斩落的时间对李家非常急迫,三年。

三年之内要完成二十几宗地的开发。

他们连贷款的空间都没有,因为他们的操作模式便是买地一升值??贷款回血投其他项目一继续等升值。

他们都不是用自己的资金在地,而是用银行利息和大陆的土地升值空间对赌。

贷款这一步,他们大多数地块已经走完了。

要开发?那么李家必须停止未来对英国的所有投资计划,流动现金必须全力投资于大陆。

眼前看似三条路:一、按现值补税,二、接受监管、加速开发,三、政策落地之前全面转让。

实际上陈学兵心里清楚,第一条绝不可能选,那将把他们过去的土地升值空间一起纳入计税范围,第二条要中断英国投资,并且增值部分还是要纳10%-20%的税,对李嘉诚而言,只剩下第三条路可走。

要是李嘉诚选择第二条,陈学兵认了,李家要是能把那些烂尾项目全部修完,也算功德无量。

更大的可能是,李家会分开评估各项目,卖出征税风险大的、开发回款快的,保留部分升值幅度小的。

李家手里有些地块他是非常眼馋的。

要准备资金,开始与李家的一轮谈判了。

念头及此,陈学兵并未再对谈判过程继续发言,起身轻笑离去。

中午,一点半。

会场座次进行了重新调整,多了许多单位名牌,还有一些足以令香江?三震的名字。

当人群开始重新进场时,心态已经截然不同。

上午门可罗雀,下午大佬云集。

政府工作人员与记者先至,官员们聊着进场,吴光正、赵世光、郭炳联拱卫着老一辈大佬李兆基笑谈而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