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四章 规则之笼(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天在会上宣布的跨境数据流通政策,李生想必也听说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数字通道,对企业国际化的价值不言而喻。”

“只是通道的通畅,还有未来大陆与香港产业的结合,这是时代的大势,香港已经过渡了十年,接下来要与大陆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也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新规则来保障其安全、公平,这需要集体的智慧,尤其是像李生这样有

远见的企业家。”

陈学兵几乎已经说明了跟李嘉诚作对的目的所在。

这不是大陆团要找李嘉诚说的,却是他想说的。

这句话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空气。

李嘉诚眼神眯了眯,陈学兵要这么说话,反倒让他有点怕了。

想到陈学兵一开始骂霍建宁,给他的鲁莽的印象,而后是阴狠地找出他的海外账户,现在又转变为这么一副伟光正的姿态,仿佛一台运转精密的机器,根本没有情绪可言。

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他声音里带着一种经过权衡的沉稳:“新规则的制定,确实需要慎重。尤其是要考虑到历史形成的。。。惯常做法。”

“惯常做法,如果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自然会被吸收到新规则里。”陈学兵回答,“我们欢迎所有建设性的意见。”

言已及此,就没必要再说,话不说透,留三分给对方猜,猜这是谁的意思,让对方忌惮。

他回到今天的话题:

“现在的情况是,恒基和新鸿基已经原则上接受了新框架,正在细化方案。”陈学兵顿了顿,观察对方的反应,然后才缓缓说道:“我们现在讨论的,不只是税收,更是未来十几年,这片土地上商业活动的。。。新语法。”

“语法可以学。”李嘉诚缓缓说道,“只是不知道,编写语法书的人,是不是真的了解我们这些。。。使用者的习惯和需求?”

“所以要坐下来,一起编写。”陈学兵放下水瓶,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大家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应该投入到更有效率、更有未来的方向上,一些陈旧的、阻滞发展的。。。惯例,是时候放下了。”

李嘉诚眉头皱了皱,不太习惯和人这么说话,问道:“我和谁谈?”

“我是工作组总顾问,你和我谈也行,和工作组其他人谈也可以,总的来说,你们的地,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要么建设,要么卖出,要么交税。”

他并没有放下对李嘉诚的敌意,资本是嗜血的,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一退再退,但是先退一步是有可能的。

他最近的一再狙击,想必以后一段时间大陆产业进入香港,怎么也能让这些地头蛇忌惮三分,为他获得布局的先机。

李嘉诚则用无声表达了并不想和他继续谈下去。

陈学兵不再纠缠,转身出门。

再回来时,带回来一位税务稽查局的处长和两位住建部科长。

李家待遇超然,谈判组是三个人。

国税处长倒是和颜悦色,进来便和李先生恭敬握手,一忆当年香港回归他还在当科长时跟随领导接待港商们的画面,客套话讲了五分钟。

李先生也多少找回了被尊重的感觉。

但陈学兵就在旁边坐着,也没走。

而处长拿出27宗地块的资料,开始谈判时,语气开始官方起来。

“李先生,你看,这里面有15宗地块涉嫌囤地,还有和黄码头进口报关价差漏洞,2003-2006年累计避税9。8亿。”

“您看这个,深圳龙华A004-0089宗地,拿地时间是1993年,当时是以物流仓储的名义拿地,协议出让价1。2亿元,98年补缴1。8亿,改为住宅用地,2001年抵押该地块28亿开发东莞项目,2005年,深圳地铁4号线规划公

示,确定穿越该地块,周边地价相较拿地成本暴涨15倍,至今却仍未动工??按照《土地增值税条例》第7条,增值部分已经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应补缴60%税款,约23。7亿。”

上来就是王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