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国际电影界知名人士访谈录(第2页)
访谈地点:北京国际电影节会场
AICCC:为了更好地海外发行,中国电影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如何改变?
安尼克·普瓦里耶:有几个要素对电影出口提出了挑战,除了国家原因,这些要素是类似的。
首先,全球电影产业长期以来被美国人及其大片控制,大批量生产及大规模拷贝洗印和宣传预算使他们能在全世界行销美国电影,这让其他国家的电影很难与其竞争。
好莱坞还有一个有影响力的明星制度,演员成为全球性的偶像,这让美国影片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营销和销售更加容易,对有着更多“本土”明星的其他国家而言,这些就变得愈加困难。因为美国电影市场长期以来占据支配地位,人们已经非常习惯美国电影,所以相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电影,美国电影已经先行一步,所有人对他们所销售的东西已经很熟悉。
制作英语电影同样可以帮助进入一个全球化市场,因为并非所有观众在看电影时习惯阅读字幕,尤其是观看那些“商业”类型片(如动作片、喜剧片等)。
某些类型也不能很好地走出去。例如,喜剧可能有困难,因为笑点通常与文化参照相关。
一个可行的观点是与其他国家进行合拍,如今中国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合拍。《功夫熊猫》非常成功,这部影片努力寻求一个能够吸引国际观众的阵容。与另外一个国家合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一个项目更具国际吸引力。根据电影所要销往的地区,需要考虑使用与目标地区最相关的语言拍摄一部电影。(例如,由凯文·史派西主演的《形影不离》就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中国合拍项目。)
让电影拥有一个海外事业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坚定的艺术途径,从根本上对抗典型刻板的好莱坞程式,致力于制作具有强烈导演风格的高质量电影。在这些电影的魅力与独特中会寻得与国际观众共鸣的方法。能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会帮助本土制作的影片被国际观众了解,也有助于在不同地区的销售及稳定发行。
AICCC:哪种类型的中国影片容易在海外市场发行?为什么?
安尼克·普瓦里耶:从传统上看,史诗性历史片及武侠片在国际市场效果不错。
史诗性历史战争片很奏效,因为它们是动作驱动的电影。对权力的追寻以及影片中所描述的价值观是普世的(如荣誉、背叛、成功、失败等)。这些影片通常是赏心悦目的,战争场面也很宏大。
武侠片的成功非常简单,因为中国掌握这种艺术,没有人能像中国电影制作者及艺术家一样进行表现。武侠片很漂亮、很迷人,也是动作驱动的影片,这使其简单易懂,容易销售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当电影像《卧虎藏龙》(这是一部与哥伦比亚公司的合拍片,但明星皆为中国本土)那样设法结合动作、武术、大战与美景时,便成为不可思议的世界性现象。
恐怖片因其特定观众也会有一些成功。
像王家卫、李安、陈凯歌这些导演并未运作某一特定的电影类型,他们制作极好的“艺术院线”电影,斩获各类奖项。如果你们培养这样的本土人才,对你们的电影产业也会有帮助。这些本土人才在国际层面被认识,提升中国人才的知名度,他们从而可以转向国际舞台的发展,为民族电影产业带来更多的启发。
AICCC:中国电影需要哪些好的发行商?为什么?
安尼克·普瓦里耶:这因国家及项目类型而异。如果是艺术院线,需要一个艺术院线发行商。在美国,福克斯探照灯电影公司、索尼影视经典、温斯坦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是武侠片,应该去研究那些更为专业的类型片发行商,像美国的木兰影业。
(采访:杨卓凡翻译:丁宁)
国际电影界知名人士访谈录(三)
——DMG娱乐传媒集团CEO丹·密茨专访
访谈人物:丹·密茨(DanMintz)(DMG娱乐传媒集团CEO)
访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
访谈时间:2013年4月22日,下午14:00
访谈地点:北京国际电影节现场
AICCC:电影为什么要“走出去”?
丹·密茨:电影除了赚钱,它能够传递每一个国家为之骄傲的文化价值,我觉得我们做电影,肯定是因为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希望全世界都看到,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元素、中国的故事能往外走,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点。
AICCC: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丹·密茨:好莱坞平台是最有效的途径,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很好的媒介,让别人了解中国的时候也许有难度,因为有文化差异,所以你要往外去的话,好莱坞的模式在电影里是最成熟的。所以,你用这个平台,了解这个方式,自己再去发展。
AICCC:合拍的一种方式是选用不同国籍的演员,以便打开这个国家的市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丹·密茨:观众会很留意中国演员在片中说了几句台词,有几场戏分,但他们并不会这么留意其他演员。其实这都是角色决定的,我们国外拍合拍没有那么多事儿,演员也都是合适就拍,没有一个导演会因为中国就把其他的市场忽略了。所以,合不合适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觉得大的片子肯定是考虑全世界,不是光考虑某一个市场。
(采访:杨卓凡翻译:杨卓凡)
国际电影界知名人士访谈录(四)
——美国家赋公司总裁及联合创始人马克·甘尼斯专访
访谈人物:马克·甘尼斯(Maris)(美国家赋公司总裁及联合创始人,《变形金刚4》中美合作推手)
访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
访谈时间:2013年4月22日,下午14:30
访谈地点:北京国际电影节会场
AICCC:从您的角度谈谈,在国际市场推一部影片时,您会考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