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19页)
“原来如此!”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插入。众人转头,只见一位年轻学子激动地走上前来,连连拱手致歉。
“在下一时情难自禁,还望见谅。”他自来熟地走过来,好奇问道,“从前只知道这‘北乡’二字是道远先生所赐,却不知道这是他的号,兄台是从何处得知?”
霍元晦微微一笑:“先生画梅最是精妙,那枝丫走势细看便藏着北乡二字。”
穆峰急忙翻找书囊,道远先生有一副真迹就挂在书院堂前,他酷爱道远先生,临摹了百遍这画,只是终究有形无神。
他书包中时刻放着一副临摹的画,此时拿出来仔细一看,果然见错乱的枝丫中,隐藏着北乡二字。
“妙啊,真是妙!”穆峰因为这一发现高兴极了,他激动地斟满一杯酒道:“枉我临摹三载,还不如兄台心细,实在惭愧,多谢兄台告知玄妙。霍兄慧眼,在下敬你一杯。”
霍元晦婉拒:“在下不胜酒力。”这话不是推脱,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很少喝酒,至今不知酒量深浅。
“诶,一杯清酒而已。”穆峰只当他是客套。
裴霜突然起身夺过酒杯:“他确实不能喝,我代他便是。”说罢一饮而尽,将空杯倒扣示人。
穆峰笑这夸赞道:“嫂夫人好酒量!”
“噗——”裴霜还未咽下的酒全喷在了对面的方扬脸上。
方扬抹了把脸,无奈道:“这位兄台从何处看出她已为人妇?”
穆峰这才注意到裴霜未挽妇人髻,连忙告罪:“是某眼拙,姑娘莫怪。”
霍元晦忍俊不禁:“无妨。在下姓霍,这位是裴娘子,那两位是方兄、曹兄。”
“某名穆峰,是这北乡书院的甲班学生。”穆峰自豪道,见他们带着包袱,故而问起,“霍兄是从外地来报考北乡书院的吗?只是现在并非招考之期……”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书院门墙右侧的麒麟石雕连同砖石轰然倒塌,尘土飞扬中传来惊呼:
“哎呀,砸到人啦!”
“快!快送医馆,去医馆!”——
作者有话说:新案子马上开始
第68章
北乡书院突发事故的消息很快惊动了州府。不过半日,知府的副手薛州判便带着衙役匆匆赶到。
这也难怪官府如此重视,北乡书院地位崇高,不仅因它是霍道远所建,更因其科举中举率冠绝一方。书院分甲乙丙丁四等班,每班三十人。每逢大比之年,单是甲班就有十余人能跻身一甲。
如此显赫的成绩,放眼天下也属罕见。加之书院招生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更成为寒门学子争相报考的圣地。只是每年北乡书院只招收一百位学子,想要进书院,需得有真才实学才是。
即便当年朝中谋反案闹得沸沸扬扬时,北乡书院的声誉也丝毫未损。
得知伤者无性命之忧后,霍元晦便径直前往州府报到。
通州知府段展源是个面善的中年人,圆润的脸上总挂着笑意,两撇八字胡随着说话
时一翘一翘的。
霍元晦行叉手礼道:“下官霍时,拜见知府大人。”
段展源笑呵呵摆手道:“免礼免礼。今早我还念叨着,算着日子你也该到了。”
霍元晦呈上告身,段展源翻看过确认身份,当即就要设宴接风。
霍元晦婉言推辞:“多谢段大人美意,下官已在北乡书院对面的小馆用过午膳。”
“哦?可巧赶上那起事故了?可见着薛州判了?”段展源捋着胡须。
“正巧遇上。”
正说话间,薛迈风风火火地从外头回来,对霍元晦视若无睹,径直向知府汇报:“伤者乃书院学子,肩骨碎裂需静养三月,已妥善安置医药事宜。坍塌处已围起警示,碎石也都清理干净了。”
霍元晦不动声色地听着。虽说他的官职略高于这位州判,但对方毕竟是知府心腹,自己初来乍到,孰轻孰重还未可知。他注意到薛迈汇报时,眼角余光不时扫向自己,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通判一职本应由薛迈顺位接任,如今却空降一个外乡人压他半头,他心中不忿也是人之常情。
段展源热络地为二人引见:“这位就是新上任的通判霍时,日后同衙为官,还望二位精诚合作。”
作为上官,他自然是希望下边的官员能够和睦,办事更加有效率,这样他的政绩才能蒸蒸日上。
霍元晦含笑拱手,薛迈虽不情愿,也不好当众拂了面子,只得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客套。
但当霍元晦介绍裴霜三人时,薛迈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霍通判是嫌州府无人可用吗?竟还带着个女子,不知是女捕快,还是红袖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