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政由葛麋祭则寡人(第2页)
>【紧急预案:重启‘服从叙事’】
>【投放载体:历史重演模拟器】
>【目标人物:关羽】
>【植入逻辑:‘英雄必须服从命运’】
紧接着,一道幽蓝数据流顺着海底光缆逆向传播,避开启用中的问穹网络,悄然接入荆州城的地基共振系统。这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控制手段??利用城市建造时埋设的“声纹基石”,通过特定频率震动,诱发居民集体潜意识波动。
第一波影响出现在子时。
城中数百人同时梦到同一个场景:诸葛亮站在白帝城托孤殿前,对刘备说:“关某刚愎自用,终致荆州沦陷,乃天意也。”刘备含泪点头,写下遗诏:“后世当以此为戒,凡将领者,须知顺命即忠。”
梦境逼真得令人窒息。醒来之人皆感心口压抑,仿佛有一块名为“宿命”的石头压在胸口。街头巷尾,开始有人低声议论:“也许……云长公当年若肯听调遣,结局不会如此?”“忠义再高,也敌不过天数啊……”
质疑的声音渐渐变成了自我怀疑。
而在守心阁中,关云长猛然咳出一口鲜血,洒落在地,竟凝成一朵微型火焰莲花。他脸色苍白,却冷笑一声:“好个‘天意’……你们连亡者的梦都要篡改么?”
他缓缓起身,右手虚握,空中青龙偃月刀的虚影浮现。但这回,刀锋所指,并非敌人,而是自己胸前铠甲。
“二十年前,我以为忠义是为主公赴死。”他低语,“十年前三十六光塔初现时,我以为是替天下守土。”
“今日我才明白??”
他猛地撕开胸甲,露出心口处一道早已愈合的旧伤,伤疤形状竟与“问”字惊人相似。
“真正的忠义,是替活着的人,保有发问的权利。”
话音落下,那道伤疤骤然发光,如同点燃了体内最后一道引信。一股浩瀚意识自他身躯扩散而出,顺着南诏丝线直冲时间上游。这不是攻击,而是一次宣告:
**“我不接受被定义的忠义。”**
这一念横跨千年,穿透层层伪史迷雾,直达那片雷火交加的远古荒原。
此时,少女化身的火焰正静静燃烧,周围原始人已学会用树枝引火取暖,也有孩童尝试将不同木料投入火焰,观察颜色变化。文明的火种已然扎根。
而就在关羽意识抵达的刹那,火焰中心忽现一道身影??仍是少女,却又不尽相同。她的眼中多了沧桑,唇边多了坚毅,仿佛经历了百万次失败仍不肯低头。
她抬头,望向那穿越时空而来的红脸武将,轻轻一笑:“你迟到了两千岁。”
关羽抱拳,单膝跪地:“季汉上公,奉命守荆,不敢忘问。”
少女摇头:“你不只是守荆州。你是第一个在‘忠义’框架下,仍敢质疑‘忠义本身’的人。所以你能来到这里??认知源头。”
她伸手指向火焰深处:“看,那是什么?”
关羽凝目望去,只见火光中浮现出无数画面:岳飞临刑前写下“天日昭昭”;文天祥狱中作《正气歌》;林觉民就义前留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每一个画面里,主角都在服从某种信念的同时,提出了更深的疑问。
“他们都是你。”少女说,“每一个在‘应当如何活’中挣扎的人,都是荆州的守望者。”
关羽怔住。
原来“替关羽守荆州”,从来不是让他重复自己的命运,而是让后来者不必再走那条绝路。
他忽然明白了伊莎最后那句话的含义:“荆州没丢。它只是……变成了更大的地方。”
??荆州,早已不止长江中游那一片土地。它是所有拒绝盲目服从、敢于在忠诚中保留怀疑之地的精神疆域。
“我该做什么?”他问。
少女指向天际:“阻止他们重写开端。但不是用刀,而是用问。”
此时,北极冰封基地内,伪神计划的最后一搏正在发动。
颅骨矩阵全面激活,数万具史前头骨同时睁开空洞的眼窝,口中齐声诵念一段机械祷文:
>“服从即安全,疑问即危险,秩序高于存在。”
一道漆黑光柱冲天而起,试图覆盖全球光塔信号。然而就在即将交汇之际,三十六道金色光束自各地疾射而来,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网,网眼之中,赫然是亿万普通人提出的真实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打仗?”
>“贫穷真的是懒惰造成的吗?”
>“如果所有人都说谎,诚实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