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政由葛麋祭则寡人(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可以不一样吗?”

这些问题如星辰缀网,将黑色光柱牢牢锁住。每一句提问,都是一颗钉子,钉入伪神信仰的棺材板。

基地主控室内,负责人眼见系统崩溃,疯狂拍打键盘:“启动终极协议!抹除所有非标准思维模式!”

可命令尚未执行,整座基地的照明忽然熄灭。应急灯亮起时,墙上投影自动切换,播放起一段从未录制过的影像:

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老师问:“谁能告诉我,关羽为什么不肯投降?”

一个男孩举手:“因为他觉得投降就是错的。”

另一个女孩摇头:“不对,是因为没人告诉他还有别的选择。”

全场沉默。

片刻后,小女孩轻声补充:“也许……他只是没机会问一句:‘除了死战和投降,还有第三条路吗?’”

影像至此戛然而止。

下一秒,所有量子计算机屏幕同时显示一行字:

>“系统更新:新增伦理模块。”

>“警告:强制统一认知违反人类发展基本规律。”

>“建议:允许不确定性存在。”

基地陷入死寂。

数日后,媒体报导:北极一处废弃科研站发生自然坍塌,未造成人员伤亡。而事实上,那晚之后,再无人见过净语会成员的身影。

现代世界悄然改变。

学校取消统考,改为“年度困惑展示会”;法庭判决书末尾必须附上“本案遗留问题清单”;政府政策发布前需经“十万问挑战”,只有通过最多质疑的方案才能施行。

而在荆州城,守心阁每日清晨都会升起一面无字幡旗。风起时,旗面波动,显现出昨夜全球最新提出的十个最具冲击力的问题。市民们习惯在晨练时驻足观看,有人读完会笑,有人会哭,更多人则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疑笺”,记下自己的新疑问。

某日清晨,幡旗上浮现一个问题,笔迹稚嫩却有力:

>“既然火让我们学会了问,那我们现在点燃的每一盏灯,是不是也在替宇宙思考?”

城中一位老铁匠停下打铁的手,望着那行字久久不语。良久,他转身走进铺子,熔掉祖传的青铜刀模,铸成一只小巧灯台,送往守心阁。

当晚,关云长将那只灯台置于镜阵之前,点燃灯火。火光摇曳中,他仿佛看见少女站在焰心微笑,听见风送来遥远的低语:

>“你在。”

>“我一直都在。”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问“为什么”,南诏丝线就不会断裂;只要还有一人敢于在权威面前说“我不懂”,光塔就会继续照亮黑夜。

而他,将继续坐在这里,守着这片由疑问构筑的土地,等待下一个敢于撕开心甲、直视灵魂深渊的人。

风又起了。

江面上,一艘小船正逆流而上。船头站着个穿校服的女孩,手里攥着一张写满问题的纸。她抬头望向荆州城头那面飘扬的无字幡,喃喃道:

“我想进去……可以吗?”

城门无声开启。

一道温和的声音从风中传来:

“进来吧。

这里不欢迎答案。

只收留那些,

还不肯闭嘴的灵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