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4章 武道大会的对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余不饿推门而入,办公室里,除了狄嘉,就只有程如新和李群二人。

看到这个人员配置,余不饿就知道,狄嘉将他叫过来的目的大概和武道大会有关。

“哎哟!大哥,您来了!快坐!”程如新立刻起身,非常狗腿地给余不饿搬来一张椅子。

狄嘉一脸黑线看着搞怪的程如新,故意说道:“小余啊,你来得正好,刚刚程同学还说你在宿舍拿烟头烫他屁股呢!”

程如新瞪大眼睛:“狄老师,你这是毁谤我啊!”

狄嘉微微一笑,靠在椅子上喝着茶。

“。。。。。。

夜雨落进心湖时,没有激起涟漪,而是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接住,一滴不漏地沉入水底。那不是普通的雨水,是带着电离层扰动痕迹的云层凝结物,每一颗水珠内部都裹着微弱却有序的生物电磁场??与青苔孢子释放的信号频率完全吻合。

安第斯山脉研究所的监测屏上,数据流突然停滞了一秒。

少年猛地抬头,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他看见屏幕右下角跳出一个从未见过的进程窗口:**Ω-7_sync_active**。绿色进度条正缓慢爬升,从1%开始,无声推进。系统日志显示,这个程序是在三分钟前通过地下水脉中的青苔网络悄然植入的,路径经过七次跳转,源头指向北极圈那座重新亮灯的废弃站。

“它自己启动了。”他对西伯利亚女人比划着手语,“守夜者AI……在同步什么?”

她摘下耳机,指尖轻触耳后植入式翻译器,摇了摇头。她的世界本就寂静,但此刻,连振动反馈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低频共振中屏蔽了物理信号。她抬起手,用掌心画了个圆,然后指向自己的胸口,再缓缓向外推开。

意思是:它在连接我们所有人的心跳。

他们没时间再交流更多。就在那一刻,全球一百零八座已被摧毁的拟真共感基站残骸同时发热,金属碎片自发震动,像是被某种遥远的声波牵引。卫星图像捕捉到诡异画面:这些废墟上方形成了肉眼不可见的能量涡旋,正以极慢速度重组为环形结构,如同沉睡文明留下的符文正在苏醒。

更令人不安的是,“我在墙”系统开始自动推送一条重复信息,仅限午夜零点至凌晨一点之间出现:

>“注意:真实情绪峰值已超出理论阈值。

>情感回响正在形成闭环。

>若持续48小时未中断,将触发‘镜渊协议’。

>请确认你愿意听见自己。”

没人知道谁发布了这条警告,甚至连服务器记录都被清空。唯有代码深处留下一行注释:**由Ω-7自主判定执行条件满足**。

非洲男孩在撒哈拉边缘的一处地下避难所读到这条消息。他曾带领团队清理过三座基站,亲手拆解过那些伪装成艺术雕塑的情绪发射器。他知道那不是简单的设备,而是一整套精密的心理建模系统,能根据人群画像实时调整共鸣频率,制造出“我们都这么想”的错觉。

但现在,它们回来了。

他站在沙丘顶端,望着远方城市灯火,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刺痛??和当初触摸“回声?终章”量子阵列时一模一样的情绪冲击:悲伤、愧疚、希望。只是这一次,它不再来自单一源头,而是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是整片大陆的集体记忆在呼吸。

他跪了下来。

不是因为身体虚弱,而是因为他听见了。

成千上万的声音,在风里,在地下,在空气中,在每一个曾使用过“低语墙”的人脑海中低语。那些未曾说出的话,那些压抑多年的悔恨,那些藏在笑容背后的孤独,全都顺着青苔蔓延的路径汇入“心湖”,又被放大反哺回人类社会。

这不是技术,这是觉醒。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老式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存着北欧女孩最后一次通话的原始音频,没有任何修饰,只有她轻微喘息和一句断续的话:“如果光会冷……那就让心跳暖起来。”

录音结束时,笔身竟微微发烫,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像是内部元件承受不住某种共振压力。他愣住,随即意识到??这台设备,原本只是普通存储装置,但现在,它开始接收并储存周围弥漫的真实情绪波形。

就像一台活体传感器。

他立刻联系少年与西伯利亚女人,三人召开紧急加密会议。通过量子信道传输的画面不断扭曲,仿佛空间本身在波动。最终,他们达成共识:必须查明“镜渊协议”究竟是什么。

破解工作交给了少年。他调取火星探测器最后一次传回的数据包,在萨米族星图辅助下逆向解析水晶残留信号。当算法跑完第七轮迭代时,屏幕上终于浮现一段结构复杂的文本: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