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视角(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理论假设:民俗物品交易市场是一个想象的民俗文化空间

调查背景:2001年4月28日—6月7日,作者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进行了三次田野调查。

续表

续表

小结:

潘家园是一个文化认同的空间。经营者、顾客和运输人利用他们对文化的想象共同营造了这样的文化空间,在这里,很多民间旧物被称作“民俗”,并以“民俗”的名义被展示、收藏、利用和增值。

3。城市居民小区“弹棉花”匠人调查的视角模拟式[55]

理论假设:“弹棉花”传统手艺在现代城市的传承,一靠符合市民生活规律,二靠在夹缝中寻找商机。

第一次观察:5月1-7日,站在阳台上看(以看为主)

观察的视角:流动的弹棉花工匠站脚拉客的方式

续表

小结:

这位男性青年弹花匠是北京科技大学家属区院内的定点摊贩。他出现的时间规律和他的市声,等于一个店铺的开店时间和招牌。他虽然属于行商一类,但由于他摆摊的规律性,顾客可以视之为坐商。可以观察他在现代都市的交易活动中,如何宜传统工艺争取顾客,另外,可选择在另一个社区内活动的弹花匠,观察他们之间活动方式的差异,考察差异的原因,由此归纳在现代城市中保存传统行俗的特点。

背景材料:老弹花匠在5月10日出现。从听市声来看,老喊的是“弹棉花,打被套”,更完整地反映了行风行俗,声音更具旋律感,叫卖也更地道。在赢得信誉方面来讲,显然比较有利。他在交易过程中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优势呢?

这次以实际交易活动为观察对象。老弹花匠不知道自己是被观察的主体。

观察的视角:老弹花匠在交易过程中赢得顾客信任的用语和行为是什么?他如何表述与同在一个社区内从业的年轻人的关系?他的说法对建立传统手艺的信誉有何意义?

续表

续表

小结:

老弹花匠的交易用语和行为表现出较为成熟的行业特点,最明显的是在继承传统优良手工业行业作风和维护信誉方面下功夫,在现代城市激烈的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

两位弹花匠是竞争对手。竞争既给他们带来了威胁,也互相带来了商机。值得研究的是,他们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减少威胁,发展机会。比如,在老弹花匠的交易用语中,不仅有感情色彩,而且有价值倾向。他的话不仅与交易双方的互动结果有关,也与行业内部的竞争有关。还与北京人与外地人的矛盾有关。他在交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维护传统行业利益和北京人利益的倾向,也反映出他对目前的传统行业受到现代市场多种因素干扰的担忧心态。

从北京顾客的接受心理上,观察两个工匠的行业经营效益的差异。能发现北京顾客对本地工匠的评价和与外地工匠评价的差异,以及两种评价标准的不平衡和地区群体之间的偏见差异等。老弹花匠只要利用好这些差异,并恪守传统手艺特点和优良行风,他的小买卖就可以在现代城市中做下去。

4。网上聊天室调查的视角表达式[56]

理论假设:网上聊天室是青年人倾诉成长烦恼的虚拟空间。

调查背景:观察时间为:2001年5月7日上午9:00-11:00;2001年5月7日下午15:30-18:30;2001年5月7日晚上19:00-22:00;2001年5月29日上午10:30-11:30;2001年5月30日下午15:30-17:00。观察对象为:涉及的网上聊天室:以Oicq网上寻呼为主,参考余姚信息港(chat。hemudu。),新浪网聊天室(。sina。。),263网上聊天室(et)。

续表

小结:网上聊天的虚拟性首先由聊天室的设计本身决定,大量的网上聊天者从而找到了理想的空间进行自编自演的表演。

5.网上聊天是年轻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消遣方式,是现实消遣方式在网上虚拟空间的延伸。

(1)从时间和聊天室设计看

续表

小结:①网上聊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生,②不管聊天者的真实身份如何,他们都在网上扮演着年轻人的角色,③大量人在闲暇时间上网聊天,网上聊天是一种消遣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续表

总结:

网上聊天室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网上聊天的对话方式具有表演性,通过在虚拟空间中的自由对话,青年人获得了精神的释放和某些心理安慰,是消遣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网上聊天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构成了一种青少年群体的时尚,但不知是否构成新的民俗现象?它对参加者的实际生活有多大影响?

上面选登的几个比较完整的视角表达式文本,是根据不同田野作业项目所建立的不同表达模拟样例。它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假设,提炼了各自的研究视角,撰写了各自的表达式。从原则上说,这些视角的表达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这一结构要能具备阐释视角的功能,这是应该明确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