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这热闹算我一个(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花了两年时间,走遍了全国二十七个‘耳朵联盟’站点。我去听那些匿名留言,去读那些未寄出的信,甚至偷偷参加了三次‘回声信使’培训课。我不是以专家身份,而是作为一个终于愿意面对自己的病人。”

“上个月,我回到贵阳数据中心,调取了AI记录的所有‘Ω-暖流事件’。你知道吗?系统显示,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四百万人通过‘声音邮局’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情感表达。其中,有七十三位父母在听完孩子录制的‘控诉录音’后主动寻求家庭治疗;有十六名曾试图自杀的年轻人,在收到陌生人回复的‘我也曾这样活过’语音后选择继续活下去。”

“但最让我震撼的是编号Ω-904的案例??一个十二岁的男孩,母亲因抑郁症自尽。他在‘未完成的童话’栏目上传了一本手绘日记,写着他和妈妈约定要一起写的冒险故事。结果一个月后,竟有一位素未谋面的插画师自愿为它配图,并发起众筹出版。书名叫《妈妈,我替你看到了结局》。”

阿木的声音变得柔和。

“那一刻,我终于懂了你说的那句话:‘死亡带走生命,但带不走爱的痕迹。’”

录音暂停了几秒,只剩下轻微的电流声。

接着,新的片段响起,背景似乎换到了户外,风声更清晰。

“我现在就在你对面的山坡上。我能看见你,捧着那片我去年秋天寄给你的银杏叶。你说风会把声音带到很远的地方,其实我一直相信。所以我今天特意选在这里,用我们最早的录音设备,把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话,全都录下来。”

“念念,我不是来道歉的。我是来加入的。”

“我想申请成为‘回声信使’,专攻‘创伤二代’群体??那些父母或亲人自杀后幸存的孩子。我不奢望弥补过去的缺席,只想告诉他们:你可以悲伤,可以愤怒,可以不解,但请不要因此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还愿意让我靠近,请把这片录音带带回江那边。我会在那里等你,哪怕等到天亮。”

录音结束。

李念怔立原地,手中的树叶标本已被泪水浸湿。她抬头望去,远处树影微动,一道人影缓缓走出林间,站在月光下,手里拿着另一个录音笔,像举着一面投降的白旗。

她一步步走向他,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奔跑起来。泥泞溅上裤脚,树枝划破手指,她都不在乎。当她终于冲到他面前时,两人之间只剩一步之遥。

阿木看着她,眼角有了细纹,鬓角泛白,眼神却依旧清澈如初。

“你迟到了。”李念哽咽道。

“可我还是来了。”他轻声说,“像风一样。”

她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仿佛要把这三年的空白全部填满。他的心跳透过衣料传来,稳健而真实。

良久,他松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这是我的‘回声信使’申请表。”他说,“我已经填好了。只需要你签个字,就能录入系统。”

李念接过,展开一看,表格末尾写着一句话:

>“我相信,有些沉默需要用一生去打破,

>而有些重逢,值得跨越山海去兑现。”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审批栏郑重签下名字,又添了一句批注:

>“欢迎归队。

>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我允许他听见我所有未说出口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江岸。“耳朵联盟”团队全员赶到,准备拆除清明夜的装置艺术。却发现那巨大的耳朵图案不仅没被潮水冲散,反而被人用彩色石子重新加固,还在中心位置立起一块木牌:

>**此处曾响起百万颗心的声音**

>??献给所有不敢说、说不出、还没说完的人

李念和阿木并肩站在高处,看着志愿者们收拾蜡烛、回收录音机。赵岩从少年管教所赶来,带来一个好消息:那个写下“想让妈妈抬头挺胸”的少年,已在狱中完成一百天日记,最新一页写着:

>“我想成为一个,能在别人崩溃时递上耳机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