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二圣临朝 李治在左武曌在右(第3页)
五
李治在历史上一直都以“懦弱”著称。在一些武则天题材的电视剧中,为了衬托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往往都会把李治塑造成一个窝囊废的影视形象,于是一群观众尤其是大老爷们都恨不得给李治脑门上贴上一个大字——怂。
其实根据赵文润教授的研究,在唐高宗还活着的时候,哪怕是“二圣临朝”时代,大唐真正的掌舵人还是李治本人,他从来没有被武则天架空过,包括后来武则天执政的合法性,本身就来自于李治。
其实从李治本人出发,他得了风眩病,没有精力处理所有的政务。可他又不能假手于人,长孙无忌的事件告诉了他,大臣靠不住,亲戚靠不住,兄弟更靠不住,连宦官都有可能僭越弄权,既然如此,倒不如选择这个与自己政治路线一致的老婆呢!
在武则天之前,从来没有老婆侵夺皇权的先例。即使是吕太后、冯太后,都是在丈夫死后才掌权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武则天和娘家的关系很差,当年武则天的父亲死后,几个异母哥哥把她们母子给赶了出来,武则天当上了皇后,就把自己娘家的几个哥哥给逼死了,这下相当于是武则天跟娘家人彻底一拍两散了。
当年吕雉当权,还曾提拔吕家人给自己助威呢,可武则天现在与娘家闹得这么僵,就不存在外戚夺权的问题,所以李治这才敢放心地把处理日常政务的权柄交给武则天。
所以,你会发现唐高宗时期的许多阴谋血腥的事情,全部都是武则天在做,而受益人永远都是李治。偏偏他本人还不会因此落下一点凉薄的名声,这是典型的“闷声发大财”,名声和实利他全都要,真是山上的笋都让他一个人夺完了。
我们要知道一点,史书在主观言辞上可以造假,但客观数据没法造假。就在李治推倒了功臣集团以后,就开始了擢拔自己的亲信,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将大唐的功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顶峰:
李勣东征高丽,打下了这个隋炀帝、唐太宗都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平定铁勒诸部,脱帽退万敌,吓散突厥十万雄兵;苏定方夷百济、定吐蕃、伐西突厥,战功赫赫,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俾路斯前往疾陵城,设波斯都督府,将大唐的声威传播到了伊朗地区。
大唐疆域最为广阔的时代,既不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也不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恰恰就是处在二者之间的,这个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唐高宗时代。
六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临死前传位给李显,他安排裴炎为顾命大臣,但军国大事要听武则天的意见。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以结果论,认为武则天以后宫干政,还篡唐立周当了女皇帝,追根溯源都是李治放权的结果。于是许多人误以为李治柔弱,其实这个就有点倒果为因了。
在我国房价暴涨之前,你能想到赶紧买房吗?新冠疫情到来之前,你有没有提前给家里囤积口罩?你没有,不止你没有预料到这些事,你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没有预料到,因为这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头一遭,你要理解,谁知道这辈子还能遇到这事儿?
现在,把你代入当时李治的视角,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太后篡权当过皇帝,就算是吕后,也只是摄政,在她死了以后还不是把权柄还给刘氏子孙了?
我们都知道太后弄权的条件是少主当国,可在李治临死前,太子李显都二十多岁了,还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呢,李治想破脑袋,都觉得武则天没有道理篡权吧?
李治为了保险起见,还给安排了裴炎来辅政,让武则天与裴炎互相制衡,都这个局面了,怎么看怎么稳,现在,你告诉李治让他把兢兢业业帮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爱人给杀了,李治疯了吗?
武则天能篡权夺位的真正关键,在唐中宗李显。
本来,朝堂之上是李显、裴炎、武则天三足鼎立,谁奈何不了谁。
可李显发现自己被宰相与天后掣肘,在朝堂上显得很憨,就打算培植自己的亲信,火线提拔他的岳父当宰相,这相当于先把裴炎给得罪了。
在朝堂之上,裴炎顶住就是不批准这项任命,李显急眼了,一时之间口不择言:“别说让我岳父当宰相,就算把整个天下都给他又如何?”
李显这句明显是气话,但落人口实,裴炎想贪拥立之功,就与武则天合谋,二人合力把李显给拉下了皇位,改立李显的弟弟李旦。
李旦即位合法性不强,根本不具备和裴炎、武则天掰腕子的资格。于是,此时大唐朝廷上原本的“三国演义”变成了“楚汉争霸”。
此后武则天借着徐敬业叛乱,牵扯到了裴炎身上,干掉了裴炎。她提拔了一堆酷吏,把这件事扩大化,一直株连到了程务挺、黑齿常之等实力派身上,把亲唐派势力一网打尽,再将李唐宗室给清洗一遍,这下,再也没有人可以成为她称帝的阻碍。
公元690年,武则天卸下了摄政的面具,改国号为“周”,正式建元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七
武则天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要客观评价她很难。
因为封建社会男权至上,不能容忍女主当国,所以在正史中对武则天泼了很多脏水。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人们又因为她是中国唯一的女性君主,就又给了她过多的褒扬,说什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总之,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位唯一的女皇。
在当前社会的女权语境下,武则天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但我还是希望在我评价武则天的时候,各位能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黄永年先生在1994年写下的这一段话:
不要因为武则天是女的就特殊照顾,好像照顾了女皇帝才得免顽固保守之讥。要知道,女皇帝毕竟还是个皇帝,而皇帝总是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让女的当上了仍不说明妇女翻了身。
我知道现在一些女权人士,拔高武则天,将她视之为精神偶像,如果谁敢说武则天一丁点儿不好,那么就是“恶臭的男权”“大男子主义”“见不得女人当皇帝”等。但我要声明一点,这些人观念里的武则天是她们自己脑补出来的“武则天”,而非历史上真正的武则天。真实的武则天可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对你青眼相待、格外开恩,现在很多人说武则天时期女性地位提高,比如上官婉儿就曾官至内相、参赞机要,可各位不要忘了,上官婉儿真正权势滔天,并不是在女人当政的武则天时期,反而是在后来男人当政的唐中宗时期。
况且,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读史明智,只会从武则天这个人的是非功过与阶级成分来判断她的历史地位,至于到底是男权还是女权,这个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这两年,网上把武则天吹得很高,什么亚洲大战,以一敌四,全歼敌国两百万大军;武周一朝对外战胜率百分之八十;天枢代表中国古代国际地位巅峰;武周一朝绝不和亲,末了还不忘讽刺一把唐朝的和亲政策,这只能说这些人是先构建了一个虚假的历史人物,再将自己情感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至于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否有过以上这些功绩,他们并不会真正地去翻书考证。
其实,这个我们可以分“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来看。
在对内方面,用武周宰相韦嗣立的话,就是“国用不足”,意思是武则天时,国家财政赤字,国库里头没钱了。
那么钱呢?
一来是武则天以及她的子侄们铺张浪费,二来是她很喜欢在一些务虚的事情上花钱。
比方说,她佞佛。因为李渊自称祖先是老子,以道教为国教,武则天为了在宗教上稳固皇位,就转而兴办佛教。这个本无可厚非,可真的有必要在天下每个州都修建一个大云寺吗?要知道,唐代僧尼免税,寺院还侵吞庄园,这寺庙一多,无数逃丁为了免税,纷纷投身空门,国家就在无形中少了许多税源,这在根子上就触动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