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负天横海(第1页)
第17章负天横海
李白一生有过很多朋友,李白的一生有过无数次偶遇、痛饮与离别。在大唐颤动的空气里,明月升了又落,山花开了又败,金樽满了又空,李十二就这样度过了一生。
魏颢是李白的“迷弟”,他数千里跋涉,替我们目睹了谪仙风采,替我们亲耳聆听了谪仙故事,替我们亲手举起酒杯。更可贵的是,魏颢是一个勤奋的人,他把自己和李白的交往细细地写进了《李翰林集序》中,这篇文章又奇迹般流传了下来。
换言之,不同于宋朝的欧阳修,不同于清朝的王琦,不同于前辈郭沫若,不同于今日的我,魏颢笔下的李白,是他耳闻目睹、推杯换盏过的活生生的李白,是喝醉了也说胡话、得意了也会忘形、离家了也会想念的血肉之躯——是一手的李太白。
江湖酒馆,举杯夜话,最容易动真情,最容易说真话,最容易说漏嘴。面对魏颢,李白显然没有任何保留,酒酣耳热后,该说的,不该说的,寻常的,敏感的,他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白自己杀过人这事儿,大概就是那会儿告诉魏颢的。
“少任侠,手刃数人。”短短七个字,现在读起来仍然让人心惊肉跳。李白的胆子太大了,喝酒这事儿太吓人了,杀人这种隐秘至极的往事,竟然告诉一个刚刚才认识的陌生人。死生相托,不过如此。
要知道,唐朝实行着当时地球上最成熟的法律之一,唐律虽然与今天我们使用的法律大有不同,但对杀人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与今天却没有根本的差异,最高的刑罚都是死刑。《唐律疏议》:“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
手刃数人,按唐律为故意杀人罪,是最高可以判处极刑的死罪。这样的大事,说给魏颢听,想必魏颢当时也吓了一跳。幸运的是,魏颢是个靠谱的朋友,是个忠诚的可以信得过的酒友。很多年之后,魏颢将这件埋藏许久的秘密写到纸上时,并不准备立刻发表,因为他当时还不知道李白已经去世。魏颢将文稿交给儿子收藏,那意思很简单——他不打算给李白带来麻烦。
我不曾研究过唐律有没有追诉期的时限,但朋友杀人的事情,哪怕再有正义感,哪怕再让你骄傲,但还是不公开的好。没有什么事比闷声发大财更爽快。魏颢这样年少轻狂的人,到了中年之后竟然这般谨慎、细致和可靠,让人十分感动。
关于出身,李白自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史书里的说法也让人看得头大。公认的说法是,李白是“新蜀人”。蜀人就是蜀人,何来新旧?我们不应忘记,李白出生于中亚的雪山脚下,严格说来,他是移民四川的“新蜀人”,至今欠着四川人民一张暂住证。
魏颢是山东人,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对蜀地的感情,爱屋及乌,其魏颢之谓也?
自盘古划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
——《李翰林集序》
“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这句话让人压抑不住吐槽的欲望:要不然呢?人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出名,要么不出名,现在两种情况都被你魏颢说完了。不是我跟你杠,按这样的思路,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用“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八个字形容好吗?
鲁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斯里兰卡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安徽省阜阳市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北京市门头沟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火星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河南驻马店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大美利坚合众国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
扯远了,说正事。
籍贯说得还算明白,但关于李白的婚姻和家庭,魏颢却记载得很糊涂。这种由于口语听力误差说带来的糊涂感,恰恰说明魏颢提供的是一手素材,《李翰林集序》亦因此而显得愈加珍贵。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
——《李翰林集序》
许姑娘是李白的初恋和初婚,这没有问题。“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这话不通,既然生了一女一男,为何后面只有一个名字?根据郭沫若先生的分析,“明月奴”更像是女孩的乳名,如此一来,这“一男”怕是衍误,删去便通顺了。
“女既嫁而卒”这句话也不合理,根据公元757年李白在狱中所作《百忧章》里“草掷二孩”之语,则李白的女儿平阳直到李白五十七岁那年仍然未嫁。郭先生以为,问题出在山东人和四川人的口音问题上,以常理推之,“女既嫁而卒”大概率是魏颢错听了李白所说的“女既笄而卒”。
郭老是四川人,四川话是母语,这段天才般简明扼要的分析,反正我是信了。普通话还未普及的唐朝,异乡人之间聊天,想来应该特别费劲——特别在酒把舌头喝大了之后。
“又合于刘”,不久分手,分手的原因大概是话不投机。郭先生推断,李白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大骂的“会稽愚妇”应该就是这个“刘”。即使是分手之后,这位刘女士也不曾放过李白,而是到处向李白的友人搬弄是非,各种说李白的坏话,这让李白大动肝火,以致罕见地写诗狂骂前女友。悲愤的诗句,无情地透露出这么一个令人心碎的结论:狂放一生的李太白,在妇人与家庭领域,亦曾经狼狈如你我:
雪谗诗赠友人(节选)
李白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
彼妇人之**昏,不如鹑之奔奔。
……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
天维**覆,职此之由。
汉祖吕氏,食其在傍。
秦皇太后,毒亦**荒。
?蝀作昏,遂掩太阳。
万乘尚尔,匹夫何伤。
说实话,郭先生的分析我一开始是不信的,因为李白曾经在无数作品里都提到过世人对自己的诬陷、嘲弄与冷笑,他这样容易得罪人的体质,遇到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但人非草木,谁又甘愿遭受网络暴力?愤激之时,写几首回敬的诗,想来再自然不过了。
然而,在仔细读过这首《雪谗诗赠友人》之后,我信了郭老的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首诗里所骂的人,清一色的全是女性,从妲己到秦始皇他妈,絮絮叨叨,挨个数落,中年妇女的口吻,让人难以相信这首诗竟真的出李太白手笔。只有一个可能,这一定是受到刺激了,刺激他的一定是一位难缠的女性,而世界上最难缠的女性又有且只有一位:前妻或者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