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粮食产业链危机 关乎粮食自给之战(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谷物贸易市场,四大跨国粮企也在加大针对中国市场的物流方面的投入。最新的报道是,邦基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龙威港(Pview)新建一处谷物出口枢纽,建成后谷物年装卸能力将超过800万吨,这一枢纽可以容纳4列铁路货车,每列火车由110节车厢组成,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装卸。这些货车上装载的谷物、油籽和豆粕等原料的出口目的地只有一个:中国。而据了解,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四大跨国粮油巨头之一,邦基公司在美国从来没有因为出口而大兴土木,但是为了进一步抢占中国的粮油市场,邦基公司打破了这一历史纪录。

支撑邦基公司进行此番投资的原因是,邦基对中国粮油市场前景的看好。在邦基看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和养殖业的日益规模化,中国对饲料和豆油的需求将不断增加。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3744万吨,与2007年的3082万吨相比,暴增近700万吨。根据中华油脂网的数据,2008年进口的3744万吨大豆中,40%以上来自美国,邦基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在中国,进入涉及粮油物流领域时间最早、力度最大的,还是益海嘉里集团。

这方面最大的新闻来自郑州。

2010年3月,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加工暨铁路物流项目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该项目包含小麦加工和小包装食用油项目各一个。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项目是益海嘉里与郑州铁路局共同设立的,包含有3条铁路专用线,建成后总吞吐容量达到年200万吨。由此,益海嘉里将使郑州成为它雄踞中原的粮食流通、加工基地。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园名为“河南新加坡物流产业园”。

挂着益海嘉里的名号的类似“物流产业园”实际上在全国已遍地开花。

在四川成都,益海嘉里(四川、重庆、新疆)区域总经理赵红梅说:“我们正在青白江建设四川首个集大米、面粉生产加工以及现代物流为一体的粮食产业综合基地,建成后年产值估计达三十多亿元。”在湖南衡阳,当地政府的网站非常自豪地宣称:“2009年10月投产的益海嘉里粮油物流园总投资2。4亿元,一期工程投资八千余万元,建成5000吨食用油灌区、1万平方米仓库、3000平方米商铺和码头、铁路专用货场等设施……它的建成,将使衡阳今后成为湘南地区最重要的粮油加工、集散基地。”《盘锦日报》报道,2011年7月27日,益海嘉里仓储物流与粮食深加工项目在盘锦签约,这个设立在辽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项目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建成投产后将把盘锦打造成辽宁粮食深加工和物流重要平台……类似的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已是屡见不鲜。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认为,跨国粮企近来的动作纷纷指向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尤其是收购地方粮库的行为,更是足以彰显跨国粮企卡位流通领域的野心。黄德均说:“外资粮企在中国广泛布局,拥有这么多工厂,它们需要稳定的粮源。”要有粮,就要有仓存,有车运,跨国粮企思路非常清楚。仓储、物流是卡脖子的环节,“圈地运动”使跨国粮企抢占了仓储、物流先机,承担着国家粮食调控任务的中储粮、中粮怎么办?将可能变得无库存粮、无车运粮、无粮可存、无车可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在粮食(食品)的销售和服务环节——粮食产业链的末端这是一个短兵相接的战场。

面对着千家万户做营销,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企业在充分自由竞争。

但难道没有先来者的竞争优势吗?

有,在中国粮油销售领域,跨国粮企依然占尽了优势。最典型的还是莫过于益海嘉里金龙鱼的“一夫一妻制”销售网对中粮福临门的挤压。

在中国油脂市场上,有实力与益海嘉里进行针锋相对拼杀的,唯有中粮集团和它的福临门。在与益海嘉里旷日持久的市场争夺中,中粮很快就发现自己有一根软肋,那就是“分销渠道”,而这又恰恰是益海嘉里的杀手锏。经过早于中粮10年开始的运作,益海嘉里通过它的“一夫一妻制”——每个经销商只能代理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在一个地区只选择一个经销商——培养了一批千万级销售额经销商。如今,嘉里粮油的独家代理制度已经推广到全国,有六百多家经销商与益海嘉里粮油保持合作。

这对中粮来说,是横在面前的致命门槛。“我们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找不到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经销商。”中粮杭州公司某位负责人这样说。

这样的情况不仅在杭州出现。北京的朝批渠道覆盖河北省,上海南浦销售额上百亿,广州的华鑫也成为华南大腕。对于中粮来说,优秀的渠道几乎全部被益海嘉里给“专营”了。

局面似乎显而易见,每个城市里最好的渠道平台公司均捆绑到益海嘉里,而益海嘉里产品系中第二大、第三大品牌胡姬花、鲤鱼等接着也通过其“第二梯队”分别“占领下一级位置”。益海嘉里在覆盖渠道上,规模已非中粮可企及。全国接近300个城市全面覆盖,代理商在当地都是实力名列前三的“地头蛇”。

这样的布局,对中粮的阻碍很大。益海嘉里的最大代理商一年销售额达12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中粮当前的代理商来说根本无法做到。益海嘉里小包装油的年销售总额300亿元人民币,而中粮才6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市场较量存在明显落差。

渠道与终端“高地”被对手牢牢占领,这成了中粮必须直面的问题。

产生在粮食产业链末端的这些风险和压力,其实还体现在跨国粮企们多层次、全领域的市场之中。有些中国企业还无力应对,有些中国企业已经早早放弃,但留下的无穷后患却是国家不得不正视的。

比如,跨国粮企掌握了最先进科技。ADM公司将其科研优势转化为谷物和油籽原料深加工后在食品业、饮料业、保健品业和畜牧饲料市场中的多种产品,她几乎每十年就为她的农产品业务增加一个盈利中心。

例如亚麻、面粉加工、大豆加工、各种增值产品、运输业、玉米甜味剂、工业乙醇、花生加工,以及近来开发的发酵产品——氨基酸和营养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以及饲料添加剂。而这些是中国国内企业用多少年都无法达到的。

再如,跨国粮企拥有超强的研究能力和信息发布渠道,能够直接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走向。还是再看ADM公司,经过70年时间的锤炼,它打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技术团队。在它们所建造的。e-adm。

网上,提供了极佳的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在那里,客户可以看到实时的交易和天气情况,ADM特定区域的谷物报价和市场信息,以及顾客在何地开发票、支付清单,存货管理和物流服务等都一目了然。

从中收益者包括数以万计的农场主、顾客和全球的最终消费者,它也使ADM自己成了世界农业综合企业的领导者。

还如,跨国粮企的产业链延伸到金融领域,它使其协作者,包括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均能得到周全的涉粮金融服务,同时,它们也能借此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更大收益。ADM围绕“金融+农业”搭建了这个涉及信托、银行、期货、投资咨询的金融体系,既延长了价值链,又为其他业务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撑和资本后盾,可谓一举多得。路易·达孚是最早就开始使用期权、期货的公司之一,它充分利用期权、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在中国,它充分利用现货与期货两种手段,在芝加哥和郑州两个期货市场兴风作浪。

“做棉花当学路易·达孚”,成了中国普通棉农都知晓的道理。

依靠这些假以时日才能学到的东西,跨国粮企目前已在中国粮油市场上占尽优势,它们已经成为横亘在中国粮企面前的高山深坎,吞蚀着中国粮油市场的丰厚收益,形成我国粮食产业链中巨大的风险。

中国粮企们,要正视挑战,更应奋起发起反击!

三、中储粮、中粮的全产业链,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如果哪家国内粮企不说说全产业链,那它都不好意思在中国粮油市场上混了!

知道这个道理,一是在于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收取全产业链各环节所带来的收益,或者说,尽量避免产业链某个环节的失控而导致利润的流失;二是在于在食品安全问题迭出的情形下,将食品从地头到餐桌全部让自己看得见、摸得着,自己也放心,或者说,告诉消费者们自己这样做了,消费者也会放心;三是在跨国粮企咄咄逼人、国人对任何敢于与它们对抗的行为施予赞誉的情形下,“咱也做全产业链”会是一个极好的广告词。

已经有许多国内粮企这么喊、这么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