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陆 魏 跟喜欢的人在一起(第1页)
空姐从过道走过去的时候魏茜茜将头扭向窗外。
陆?俯身将她脚边的书捡起来,指腹摩挲着封面,看着一直朝窗外看的魏茜茜。
他刚才想忍的,可忍不住。
他就想亲魏茜茜。
魏茜茜摸了摸嘴唇。
这么没出息,被陆?这一亲就受不了了。
下腹一阵紧绷。
她没想到陆?竟然会这个时候突然亲她,她那耳框烫了又烫。
陆?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魏茜茜甩开他的手,扭头的时候看见他嘴角上残留的淡淡的口红。
“……”魏茜茜想笑不敢笑,指了指自己的。。。。。。
玉树的春天又一次悄然降临,山间的雾气依旧如纱般缭绕,晨光透过林梢洒在纪念馆前的小径上。那株新种下的铃兰已经抽出嫩芽,叶片微颤,仿佛在回应风中的低语。袁晨曦站在这里,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咖啡,目光落在长椅上??那个曾见证他们沉默、遗憾与重逢的地方。
陆沉还没来。
她并不着急。时间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压迫人心。三个月前南极量子舱开启的那一瞬,不只是晚晴的归来,更是她与这个世界重新建立连接的起点。如今,“心灵互联网络”已覆盖全球七十二个国家,三亿用户每日通过听场系统传递无法言说的情绪与记忆。而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实验室里用数据衡量爱的母亲,而是千万人倾诉时第一个听见回响的人。
手机轻轻震动,是林涛发来的简讯:「昨晚又有十二个家庭因系统干预成功修复关系。其中一对父母在听完孩子十年未出口的‘我害怕你们离婚’后,抱头痛哭。语桥不是技术,是缝合伤口的线。」
袁晨曦唇角微扬,将消息收起。她知道,这并非她的功劳,而是晚晴播下的种子,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沉稳而熟悉。陆沉走了过来,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卡其色风衣,肩头还沾着昨夜山区降雨留下的水渍。他坐到她身旁,没有说话,只是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放在长椅中央。
“这是什么?”她问。
“你送我的第一份礼物。”他说,“你还记得吗?结婚纪念日那天,你说想让我学会倾听,就送了我一只手工雕刻的木铃。后来我弄丢了……直到上周在青海湖边的一个牧民家里找到。他们说,十年前有个男人把它挂在帐篷外,说是为了‘听风的声音’。”
袁晨曦怔住。她当然记得。那是他们婚后第三年,她刚完成“听场”初代模型,满心欢喜地以为可以用科技让陆沉更懂她。可他却只当是个玩具,随手搁在书架角落。她赌气把它拿走,亲手刻了一只新的,塞进他公文包。第二天却发现它静静躺在床头柜上??那是他第一次主动保留属于她的心意。
她打开木盒,铃铛依旧完好,表面已被岁月磨出温润光泽,内侧刻着两个极小的字:“听见”。
“我一直没告诉你,”陆沉低声说,“那之后,我开始每天摇一次这只铃。不管多忙,哪怕只是闭眼三秒。我说,如果真有声音能穿越情绪的屏障,那就让它从这里开始。”
袁晨曦望着他,忽然发现他的眼角多了细纹,鬓角也泛了些灰白。这个曾经用理性筑墙的男人,终于学会了低头、等待、沉默中聆听。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苦笑,“我研究了一辈子人类情感的语言结构,写过上百篇关于共情机制的论文,可直到失去晚晴,我才真正听懂一句话的力量。她说‘妈妈我爱你’的时候,我不是靠脑波图谱理解的,是心碎的感觉告诉我??那句话是真的。”
袁晨曦轻轻握住他的手,“可你现在懂了。”
“是。”他点头,“所以我申请调离总部,去西北建第三个听场中心。那里有三百多个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声音从未被世界收录。我想试试,能不能让他们也被听见。”
她没说话,只是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阳光正好,铃兰花随风轻摆,远处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
就在这时,她的终端再次震动。是一条来自南极主控室的紧急通知:
>**【预警】声之城核心出现异常波动,检测到一段未知声纹持续注入系统,源头无法定位。初步分析显示,该声纹携带强烈情感编码,疑似非AI生成,且与“初啼”样本存在98。7%共振匹配度。**
袁晨曦猛地坐直身体,心跳骤然加快。
“怎么了?”陆沉察觉异样。
她迅速调出量子云后台界面,手指飞快滑动。屏幕中,那座由千万句“我想你了”构筑的声纹之树正在轻微震颤,枝干间浮现出一道淡蓝色光痕,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而在城市边缘,一座本不该存在的建筑正缓缓浮现??那是一间小小的叮咚屋,屋顶挂着一串铜铃,门牌上写着三个字:
**“回家吧。”**
这三个字,是晚晴五岁时在原型机里录下的最后一句话。当时袁晨曦加班未归,她在设备前等了整整六小时,最后带着哭腔说:“妈妈,叮咚盒说你想我了……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回家吧。”
这段录音早已被归档封存,理论上不可能自动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