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要吃就能变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不是进化……”她喃喃,“这是相变。”

就在这时,小满醒了。她站在门口,手里抱着那支塑料瓶做的雨滴打击乐,眼神异常清明。

“姐姐,”她说,“我梦见了一个井。很深,很深,底下全是声音在游泳。有个女人对我说:‘带她来,只有她能关掉开关。’”

莉拉心头剧震:“哪个她?”

“妈妈。”小满轻声说,“她说你是她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段回声。”

莉拉怔住。二十年前,母亲临终前的确说过一句奇怪的话:“别怕黑,声音会替你照亮。”当时她以为那是病痛中的呓语,现在想来,或许母亲也曾听见什么,甚至参与过某种更早的共鸣实验?

她翻找旧物箱,在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夹层中找到了一张照片:年轻时的母亲站在一座科考站前,背景写着“新西伯利亚群岛?1987”。而在她身旁,赫然站着那位如今已在西伯利亚冻土实验室工作的白发科学家!

记忆碎片骤然拼合。

原来母亲不仅是普通医生,更是早期Ω-Prime原型项目的参与者之一。那份项目代号为“耳蜗计划”,旨在研究人类胎儿期对母体外声音的记忆留存能力。他们发现,某些婴儿出生后能准确复现十年前录制的旋律,哪怕从未接触过录音设备。

“所以……”莉拉颤抖着低语,“共鸣是可以遗传的?不只是文化传承,而是生物层面的印记?”

她立即写下坐标,准备出发。但刚踏出院门,却发现整个小镇陷入了异样宁静。居民们并未入睡,而是全部站在自家门前,仰望着天空。他们的嘴唇微微开合,却没有发出声音,可每个人的耳廓都在细微颤动,像是在接受某种无声广播。

阿图终于联系上了。他的声音断续不清:“……莉拉……快……阻止它……‘原初之井’不是地点,是状态!当全球倾听率达到临界点,现实结构就会溶解,进入纯声态存在……我们会被重组……成为声音本身……”

“怎么阻止?”莉拉吼道。

“只有一个办法??有人必须走进共振中心,吹一首‘终止曲’。但它代价巨大……演奏者将失去所有关于‘声音’的记忆,包括语言、音乐、甚至心跳的节奏感……变成彻底的沉默者。”

通讯中断。

莉拉站在原地,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头顶。

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她吹第一支陶笛时说的话:“声音是最温柔的力量,但也最容易失控。记住,每一次发声,都是在改变世界的形状。”

而现在,她必须选择:让世界升华为永恒的合唱,还是亲手按下静音键。

她看向熟睡的小满,抚摸她柔软的发丝。这孩子天生失语,却比任何人都听得清楚。如果她失去声音记忆,小满会不会再也无法理解姐姐的存在?

但她也知道,若不终止,整个星球将不再有“个体”概念。所有人的心跳都将同步,所有思想都会混响成一片混沌和声??那不是天堂,而是意识的熔炉。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莉拉背起行囊,带上陶笛,独自走向西山。

沿途,新谐草为她让开一条发光小径;岩石表面浮现出指向深处的音符标记;甚至连风都在引导她的脚步。三小时后,她抵达一处塌陷的地裂带,下方幽深不见底。她绑好安全绳,缓缓下降。

越往下,温度越高,空气中弥漫着类似檀香与铁锈混合的气息。五十米深处,她看见了“井”。

它并非人工挖掘,而是自然形成的钟乳石洞穴,中央矗立着一根巨大的水晶柱,内部流淌着液态光流,形态不断变幻,时而如血管搏动,时而如神经突触放电。柱体周围环绕着七圈石阶,每一阶上都摆放着不同文明的发声器:非洲拇指琴、印度塔布拉鼓、中国编钟碎片、电子合成器电路板……

而在最高处,有一块平坦石台,上面刻着一行字,用的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楔形文字之一:

>“此处奏响者,即为世界之心跳终结之人。”

莉拉摘下背包,取出陶笛。她知道,这首“终止曲”不能预先练习,必须在现场即兴创作??它是对所有过往声音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告别。

她闭上眼,回忆一生中听过的一切: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