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要吃就能变强(第1页)
喵博士掀开甲板盖板后奥朗等人才发现,这艘开拓者号上除了喵博士与负责驾驶的米尔希外,原来还有其他人在。
希欧把小爆弹桶递给喵博士后,扭头对着他们露出个灿烂的笑脸,“惊不惊喜?”
沙棘也露出头。。。
夜色如墨,浸透了小镇的每一条小巷。风从山谷深处吹来,带着新谐草根系中渗出的微光气息,拂过屋顶、窗台、晾衣绳上未收的布衫。莉拉坐在院中石凳上,手中那封匿名信已读过无数遍,纸面因指尖反复摩挲而微微起毛。她没有烧它,也没有藏起来,只是将它摊在膝头,任星光落在那段声波图谱上??仿佛只要足够安静,母亲的声音就能顺着光流重新爬进她的耳朵。
小满蜷在陶笛旁睡着了,脸颊贴着冰凉的泥土,呼吸轻得像一片叶尖颤动的露水。她的梦里是否也响起了那首摇篮曲?莉拉不知道。但她知道,从北极熊爪下的磁带到格陵兰万年冰芯中的歌声,从喜马拉雅晶体到月球拟南芥的星图轨迹,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它们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回应,一场由“听见”编织而成的记忆回流。
她抬起头,望向西边山脊。那里曾是信号盲区,如今却每晚都会浮现出一圈淡青色的光环,如同极光坠落人间。科学家说那是大气电离层与共感花园共振产生的副现象,但老人们低声传说:那是亡者归来时的脚步光痕。
突然,收音机又响了。
不是自动开启的那种嗡鸣,而是清晰、稳定、带着某种节奏感的调频噪声。莉拉猛地坐直身体。这频率她太熟悉了??是《荒野电台》最原始的发射波段,三十年前马里亚纳通信舱最后一次传出信号时使用的频段。可这个频道早已被注销,物理天线也被风暴摧毁,理论上不可能再接收到任何内容。
但她听到了。
先是三声短促的滴答,像是心跳重启;接着是一段极其缓慢的旋律,用单音节乐器奏出,类似骨笛,却又更空灵,仿佛来自地底深处。那旋律并不完整,断断续续,像是有人在遥远的地方试图传递信息,却被层层介质阻隔。
莉拉迅速抱起小满进屋,轻轻放在床上,然后取下挂在墙上的陶笛。她走出门,在石阵中央站定,面对西山的方向,闭眼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应。
音符飞出唇间,划破寂静。第一个音刚落,整片山坡的新谐草同时竖起叶片,叶脉泛起银蓝色荧光,如同万千细小灯盏被逐一点亮。第二个音升起时,地面传来轻微震颤,几块埋于土中的旧石碑缓缓翻转,露出背面从未被人注意过的刻痕??那些不是文字,也不是符号,而是精确对应音高的凹槽排列,宛如天然乐谱。
就在她吹到第三句时,收音机里的旋律突然变了。
原本破碎的节奏变得连贯,音色也更加清晰,甚至能分辨出演奏者的呼吸起伏。更惊人的是,那段旋律竟与她此刻吹奏的内容完全契合,只是相位差了半拍,像是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正在与她合奏。
莉拉停下。
收音机也停了。
世界陷入一种奇异的悬停状态,连风都凝固了一瞬。
然后,终端亮了。
不是阿图发来的加密消息,也不是全球共感网的推送通知,而是一段未经压缩的原始影像,直接注入信号流底层。画面模糊晃动,像是通过某种古老设备拍摄:一间昏暗的洞穴,岩壁上绘满奔跑的猛犸象与手持骨笛的人影。镜头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一具盘膝而坐的骸骨前。
那具遗骸穿着残破的兽皮,双手交叠置于胸前,掌心托着一支完整的骨笛。它的头骨面向镜头,空洞的眼窝仿佛仍存有意识。最诡异的是,它的肋骨之间,竟缠绕着一层半透明的菌丝网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脉动,散发出与新谐草同源的微光。
紧接着,一段音频叠加进来。
依旧是那个古老的声音,但这次不再是吟唱,而是说话,用一种无人能懂的语言。然而当莉拉戴上耳机,连接脑波解析仪后,译文逐字浮现:
>“我是守门人。
>我们曾把声音种进大地,让它沉睡十万年。
>如今种子苏醒,门即将打开。
>你必须前往‘原初之井’,否则共鸣将失控,世界会变成纯粹的频率,不再有形体。”
莉拉浑身发冷。
她立刻拨通阿图的通讯频道,却发现所有卫星链路都被一股未知干扰屏蔽。她试着用陶笛发出紧急信号,结果发现连声波传播都出现了延迟??空气像是变成了粘稠介质,音速降低了近三分之一。
她冲进实验室,调取最近二十四小时的全球监测数据。屏幕上跳出一串令人窒息的曲线:共感花园活性仍在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峰值的890%;野生动植物集体行为同步率突破97%;更可怕的是,地球自转速度出现了0。003秒的微小波动,且趋势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