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砖碉(第2页)
首席科学家黎落面色冷峻,手指紧紧按压着一个弹片熔铸的镇纸,试图稳住剧烈闪烁、锯齿边缘割裂光影的全息投影画面。
沙盘上,代表1937年西行仓库那些浸透鲜血的沙袋麻袋的防御模块,正与代表2025年朱日和基地高强度复合装甲的蓝色光流猛烈地对撞、交融。
无形的数据洪流中,一种深沉而悲壮的“防御意志”——源自八百壮士用血肉和呐喊铸就的信念,正被强行解析、烙印在现代士兵的生理本能之中,如同在骨髓深处刻下永不磨灭的基因密码。
“周工,污染物析出峰值达到警戒线!同步率突破14%阈值!”监测员的喊声带着警报器的尖锐背景音。
周毅,这位失去右臂,安装了精密神经义肢的高级工程师,正凝视着面前翻滚的材料应力云图。
云图边缘,象征着历史与现实冲突的红芒如同燃烧的边缘:“结构记忆吻合度94%。。。但我们的防御系统误差率激增了48%!这就像…两个时代的灵魂在争夺同一具躯壳的控制权!”
他猛地看向黎落,“黎博士,防火墙在报警!记忆污染己经到了危险边缘!继续下去,历史守军的战术体系可能会彻底紊乱崩溃!但…如果我们现在强行清除记忆,‘青砖碉’内部记录的、关乎长沙会战巷战的珍贵防御智慧数据,将永久丢失!那是382次生死考验凝成的结晶!”
黎落的手指在镇纸冰冷的金属上收紧,指节发白。
沙盘上,代表历史时空的参数疯狂跳动。
她看到了日军工兵正抱着炸药包,在机枪掩护下不顾一切地冲向仓库东墙根部!
而在过去的影像中,那墙体内部的钢筋,在爆炸前一刻诡异地自主卷曲、熔融,变成了一种螺旋状的吸能结构,巧妙地将爆炸威力导向了天空!(现代爆炸力学最佳防护角度28度)。
1937年,西行仓库。
战地记者苏白蜷缩在相对安全的角落,手中的钢笔悬在染血的日记本上方,试图记录这场超越理解的战斗。
她旗袍上第三颗精致的盘扣毫无征兆地变得滚烫,温度急剧攀升至近50℃!“啊!”她低呼一声,下意识地捂住胸口。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她摊开的羊皮纸日记本上,墨迹未干的战场记录旁边,竟凭空浮现出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力学符号:
=(3*F*L2)(2*b*h2)
(简单解释:这是一个计算材料应力的公式,σ代表应力,F是施加的力,L、b、h是材料尺寸。此刻公式中的关键厚度值‘h’正随着外面爆炸的频率疯狂跳动,最终定格为东墙实测的62毫米厚度!)
当盘扣的温度飙升到令她皮肤灼痛的临界点时,日记本上公式旁边,又猛地浮现一行触目惊心的血红色批注:
“麻袋层间隙需大于砖体膨胀系数!”
这字迹凌厉,充满不容置疑的命令感,疯狂的瓶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墨迹分析竟然是现代纳米陶瓷涂层的成分!
“记录组后撤!危险!”指挥官谢晋元敏锐地察觉到日军又一波迫近的炮击,猛地扑向苏白,将她拽离原地。
苏白手中的钢笔脱手飞出,划出一道弧线,“叮”地一声脆响,笔尖深深扎进了地面一块的青砖。
笔尖划过之处,青砖表面竟被刻下了一行清晰、尖锐的符号:?“G72区复合模块承压极限82MPa”?!
这正是朱日和基地某个关键防御区的核心参数!刻痕处,丝丝缕缕幽蓝色的冷凝液渗出,散发出微微的寒意。
经后方紧急分析,其成分竟与正在朱日和基地操作设备的夏河少校战术平板冷却液一模一样!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关键节点。
日军的火焰喷射器开始发出令人胆寒的嘶吼,炽烈的火龙扑向东墙!
就在烈焰即将吞噬那片记载着无数秘密的墙体时,东墙上因先前爆炸而松脱、未来得及掉落的砖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在坠落的过程中诡异地旋转、排列!
它们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极其精密的反射阵列!
灼热的火流撞上这些砖块构成的阵列,竟被诡异地折射、偏转,如同一面愤怒的镜子,将毁灭的火焰精准地反射回了日军的攻击阵地!
“八嘎!墙壁在施魔法!”目睹这不可思议一幕的日军士兵惊恐地叫喊起来。
光学路径分析显示,每一块砖的反射角度误差,精确到了惊人的0。05度以内!
朱日和指挥中心内,《保卫黄河》的雄壮旋律与刺耳的警报声诡异地交织。
周毅面前的屏幕上,时空谐振的偏差值跳到了0。05Hz,红色警报疯狂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