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接近(第1页)
第二章
妈妈真的没有骗我。第二天,我真的又见到他了。
他依然像一座精致又孤独的小岛,静静地泊在那个靠窗的角落。从那天起,迈进幼儿园大门成了我一天中最郑重的仪式。我的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搜寻,直到目光穿越所有喧闹,稳稳落在他身上。当视线触及他身影的瞬间,心里那块从昨天起就空着的地方,才会被悄然填满。
可我依然没有勇气靠近。我们之间彷佛隔着一条宽宽的河,河对岸的他安静美好,而此岸的我,却连扔一颗小石子去试探水波的勇气都没有。
不仅是我,好像所有孩子都无法渡过那条河。每当有人满怀期待地邀请他,他一句清脆而冷淡的「我不要」,就像一颗凉凉的雨滴,不仅能瞬间浇灭对方的热情,那余音也会在我心里漾开一圈小小的涟漪。一半是感同身受的失落,另一半,却是连自己都不愿深想的安心。看,他不是只拒绝我,他拒绝所有人。
日子在小心翼翼的观察中悄然流淌。我的勇气像一枚生长缓慢的芽,需要积攒许久,才敢探出一点点新绿。
那天美术课,我对着画纸上缺了一半的云朵发愁,白色的蜡笔只剩下一个小指节。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隔壁组,落在他那盒几乎全新的蜡笔上。
我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挪到他桌边,手指紧张地蜷缩又松开,才用气音般的声音问道:「云雀同学,可以借一下白色蜡笔吗?」
他望着窗外的流云,对我的靠近和问话毫无反应,连一丝停顿都欠奉。虽然没有回应,但也没有露出厌烦的神色。那彻底无视的姿态彷佛在说:东西就在这里,你要用便自己拿,与我无关。
「谢谢。」我像捧着易碎的珍宝,小心翼翼地抽出那支白色蜡笔,飞快地在自己的云朵上涂抹几下,又赶紧将蜡笔物归原处。他始终维持着原来的姿势,目光停留在天际,如同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可那一整天,我的指尖都残留着从他那里借来的,一点点微小的勇气。
另一次是在午休后混乱的搬椅子时间。一个冒失的男孩后退时,椅子腿眼看就要撞上正安静看书的云雀。在他不悦地蹙起眉头的瞬间,我的身体比脑子更快,下意识伸手扶住了那把摇晃的椅子。
男孩道谢后跑开,徒留我僵在原地,心脏怦怦直跳,不敢看云雀的表情,生怕自己多余的动作反而惹他厌烦。然而预想中的冰冷视线并没有到来,耳边只有他书页轻翻的细响。我偷偷用余光瞥去,他微微蹙起的眉心不知何时已悄然松开,重新沉浸回书中的世界。一种微小的喜悦包裹了我,我好像无意中守护了他的宁静。
这些碎片般的时刻,连同我那些笨拙的尝试,被我悄悄收藏在心底,像在收集一颗颗微小的星光。
我不再只满足于远远望着,开始在自由活动时,抱着我的绘本,小心翼翼地坐到他那片阳光领地的边缘,共享一份互不打扰的宁静。
第一次坐下时,他望着窗外的视线几不可察地偏转了一瞬,极快地扫过我的身影,随即又落回原处。他没有离开,后来这便成了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我还偷偷学着他每天午点后叠毛巾的样子,将软乎乎的毛巾角对角对折,再对折,叠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小豆腐块,彷佛这样,就能悄悄地触碰到他世界里那套我看不见的规则。
我甚至发现了一个关于他的秘密。教室角落那盒复杂的星空拼图,其他孩子总是望而却步,唯有他会在一片喧闹中独自坐在那里,用纤细的手指将零散的碎片精准归位,神情专注得像在构筑一个只属于他的宇宙。
在他离开后,我曾鼓起勇气走近,从散落的碎片中拾起一片形状奇特像是星芒的蓝色碎片,凭着记忆和直觉,小心翼翼地将它安放在我认为正确的位置附近。我凝神屏息地像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生怕一丝鲁莽就会惊扰他建立的秩序。
第二天我惊讶地发现,那片星芒已被完美地嵌入了深邃的夜空,成为完整图案的一部分。他没有抹去我的痕迹,而是默许并「完成」了我的尝试。这份跨越时间的无声回应,让我的心像被温柔的星光填满,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接纳的悸动。
我发明了许多只有自己知道的小游戏,猜他今天会先看哪一页绘本。在他望着窗外时,我也顺着他的目光,猜想是哪片流云或哪只飞鸟吸引了他的注意。偶尔,当他因为看到一只逆风飞得很高的鸟而极轻地眨一下眼时,我的心也会跟着轻轻一跳,彷佛我们共享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关于自由的秘密。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对劲。明明上学时兴冲冲,放学时却恹恹的像只被雨打湿的小狗。于是今天,她塞给我一小盒在家里都难得吃到的奶油饼干让我带去和同学分享。
我紧紧攥着那个铁盒子,冰凉的表面很快就被我的手心焐热了。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在心底升起:这盒饼干,从第一块到最后一块都只能属于那个我借过他一寸勇气、守护过其宁静、并曾与他共同修补过一片星空的人。
他依旧比我早到,像一枚沉入时光之流的锚。在确认他仍然沉浸于自己世界里后,我才像只偷藏松果的小松鼠悄悄打开铁盒的一条缝。
「一块小鸟,两块小熊,三朵小花……」我用气音细数着,手指隔空点着,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小鸟的给他,小熊的也给他,那么我能不能留下一朵小花呢?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我就立刻摇了摇脑袋。不行,分享是妈妈说的,而我想给的,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