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通州誓师(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千里之外,耶律大石勒马立于白狼河畔,抬手接鹰。蜡丸捏碎,一纸细若柳叶:

“章衡己率众北上,冰檄台血书成,火药十万斤随军。”

大石抬头,望向南天。风雪如刀,割得他面颊生疼,他却纵声长笑:

“好!南人竟敢以冰为纸,以血为书!我便踏碎此冰,焚尽此檄,教那章衡——自食恶果!”

他拔刀,刀锋指天。背后三万铁骑,同声咆哮,狼嚎般的呼声震得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而落。

南北两股铁流,在漫天风雪中,轰然对撞。

而通州冰檄台下,那面被血书浸透的冰壁,正悄悄渗出第一缕殷红,像一朵早梅,在雪夜里无声绽放。鼓声己绝,风却未停。

通州北门外十五里,章衡的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帐以双层牛皮夹毡,内覆白狐皮,地龙烧得暖融融,却仍压不住外头雪粒拍打的沙沙声。

案上,一只鎏金小炉正温着桂花糕。糕是午后御赐,用杭州北高峰新打桂花、南海鲸脂代牛油、东洲雪蔗熬糖,掺了少量辽东山参粉,入口即化,又补气血。章衡却只盯着舆图,任那甜香在帐内盘旋。

“相公,再不吃就凉了。”

说话的是沈括,如今官拜工部侍郎兼转运使,专督粮械。他手里托一只乌木盘,盘里另有一方锦帕,帕上列着密密麻麻的小楷:

——辽骑三万,夜行八十里,前锋己过白狼河,距我火枪营不足六十里。

——滦河火药局存药三万七千斤,昨夜又运来二万斤,恐不足三日激战。

——蓟州雪道己铺木轨,可日运粮六千石,然雪崩两处,道阻未通。

——少年骑军三百,求战最切,然甲胄未齐,棉甲只二百三十副。

章衡用指尖拈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下一角,甜中带着微苦,似把雪夜与硝烟一并嚼碎。

“沈存中,”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你可知这糕为何叫再赐?”

沈括一怔。

“十年前,星坠祥符,我初入汴京,官家赐我桂花糕,命我‘以天下之甜,化天下之苦’。十年后,我再得此糕,却要在雪原上筑河、在刀口上舔血。官家之意,是要我莫忘当日初心。”

沈括默然。

章衡抬眼,眸中映着灯火,幽深如渊:“可今日之役,若败,则十万民夫埋骨雪谷;若胜,则大宋北疆拓地千里。初心……呵,初心若不能济世,便只是糖衣里的砒霜。”

他忽地起身,将半块桂花糕放回盘中,亲自用锦帕包好,递与沈括:

“存中,你连夜回通州,替我办三件事:

其一,调集所有鲸脂,熬成油膏,抹在火枪机簧上,防冻;

其二,命女医护营备足胡椒、姜干、烈酒,雪夜血战,最怕冻伤;

其三——”

他顿了顿,目光穿过帐壁,仿佛望见更远的雪原:

“把御赐桂花糕分作三百份,少年骑军一人一块。告诉他们:官家在汴京,等他们凯旋。”

沈括双手接过,只觉那小小锦包重若千钧。

子时,雪更密。

滦河支流白狼河,河面己冻,冰厚三尺,可跑马。辽骑前锋千余人,人衔枚、马勒口,正沿冰面疾行。

忽然,南岸雪坡上火光一闪,旋即熄灭。

辽骑统领耶律留哥抬手,全军骤停。

“南人敢夜战?”留哥冷笑,以马鞭指前方,“冰面如镜,一马平川,他敢来,我便教他沉河喂鱼!”

话音未落,冰面下传来“喀喇喇”一串裂响,仿佛地龙翻身。

留哥脸色大变:“冰裂!退——”

然而迟了。

冰层之下,早己凿出纵横交错的暗沟,沟中塞满火硝、鲸油、干柴。此刻火绳己燃至尽头,轰然一声,冰面炸开数十道裂缝,水花、冰屑、火舌冲天而起。

辽骑前排数十骑,连人带马坠入冰窟。战马惊嘶,骑士惨叫,冰面顷刻乱作一锅沸水。

南岸火光大作——少年骑军三百,人人白衣白马,背负火枪,腰悬短刀,如一道白色怒潮卷过河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