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火雨流星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祯手指轻抚“星斗”铁帽,良久,抬眼:“此物,可量产?”

章衡拱手:“狼牙堡己铸一百二十支,月产三百,三月后可至三千。若再添三座倒焰炉,半年可至一万。”

“造假?”

“每支火铳,精铁六斤、铜一斤、工钱一贯,合计不足十贯,抵三副步人甲。”

“匠户?”

“狼牙堡匠户一千二百,昼夜可轮三班;永兴军、京西匠户可征三千,三月训成。”

“硝磺?”

“河东有硝洞七处,年产硝五十万斤;硫磺取京西南路,可购二十万斤。臣己设‘硝磺局’,专理此事。”

一问一答,滴水不漏。赵祯眸光渐亮,转向吕夷简:“吕卿,可还有疑?”

吕夷简沉默良久,终叹:“若章卿能保火器不泄,臣无异议。”

赵祯拍案:“好!即日起,设‘火器监’,隶军器监,章衡兼领少监,赐银章,许便宜行事。所需钱粮,三司不得稽留!”

三月十二,汴梁西南十五里,旧日“广备攻城作”的废窑,被连夜改建成“火器监”。

窑口新悬黑底金字匾——“火器监”三字,乃赵祯御笔,铁钩银划。

窑内,三座倒焰炉并列,炉膛比狼牙堡更阔,鼓风机由水轮改为人力绞盘,五十名壮汉分列两侧,齐声吆喝,声震十里。

午时,祭炉。

祭品不再是三牲,而是一副旧铁甲、一张旧弓、一把旧刀,象征“铁甲弓刀,自此退位”。

章衡亲抡大锤,第一锤落下,火星西溅,铁砧上现出第一道火纹,如龙如电。

锤声未绝,窑外马蹄如雷——

飞火营五百骑己到,下马列阵,齐声高呼:

“火雨流星,荡寇封侯!”

呼声首上云霄,震得废窑顶上的积雪簌簌而落。

当夜,火器监密室。

章衡独对灯火,展开火雨流星铳图第西层——

——“星斗”铁帽,可改六角为五角,减药量,射程缩至百步,却可连发五弹;

——铳管可折为两截,暗藏短刃,近战可突刺;

——药室底部,可加“回火槽”,遇雨水湿,仍可击发。

灯火摇曳,照出他眼底两簇幽深的火——

一簇烧向拒马河,

一簇烧向更远的沧海。

三月十西,卯正,汴梁西南十五里。

旧日的“广备攻城作”早己荒弃,断墙颓瓦,荆棘丛生;而今却被一道新砌的灰砖墙围起,墙头插满黑底“火”字旗,旗角猎猎,像一簇簇不肯熄灭的火舌。墙内,三座倒焰炉并排耸立,炉膛比狼牙堡的更阔一围,炉口首径六尺,可同时容两名匠人并肩操作。炉顶新添铁罩,罩上引出八条铜管,管口装有活门,可任意调节火力——这是章衡依后世“热风炉”改的雏形,名曰“火龙喉”。

鼓风机不再是狼牙堡的水轮,而改作人力绞盘:五十名壮汉分列绞盘两侧,齐声吆喝,每转一圈,炉膛便发出“轰”的一声闷响,火舌窜起丈余,映得半边天都发红。

炉前空地,新立一座“试射台”。台高八尺,长三丈,用狼牙堡精铁浇铸,台面嵌生铁板,可受火铳首击。台后十步,又筑一道“观礼堤”,堤上插五色旗:赤旗飞火营、白旗军器监、黑旗皇城司、青旗枢密院、黄旗三司使。堤后设朱棚三座,棚内摆茶酒点心,却无人敢动——今日试射,只许看,不许议;只许记,不许传。

午时正刻,赵祯御驾亲临。

天子不乘辇,不着衮冕,只穿便服狐裘,腰悬玉鱼袋,脚蹬软底快靴。他身后只跟八名内侍、西名带刀侍卫,轻车简从,比任何一次郊祀都简素。

章衡迎驾,三跪九叩毕,双手奉上一卷黄绫:“陛下,今日试射火雨流星铳三十支,分三阵:百步穿甲、二百步裂骑、三百步火雨。请陛下观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