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归还龙牙(第1页)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恩赐才迈着小碎步来到他身后,用恭敬语气小声提醒道:“将军,时间不早了,咱们……回府吧?”
凌川仿佛这才从纷乱的思绪中被惊醒,他有些麻木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有劳公公!”
在刘恩赐的引领下,凌川沉默地离开了这座象征着权力顶峰,也充满了无数秘密与危机的皇宫。
宫门外,刘公公早已命人备好了一辆崭新的马车。
回府的路上,街道空旷,并未发生任何意外,一路相安无事。
然而,。。。。。。
夜色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归心塔顶的铜铃上。那铃声久久不散,仿佛自千年前便已响起,穿越风沙、战火与孤寂,只为等这一刻的回应。沈昭立于塔巅,目光越过连绵灯火,落在远方未被标记的荒原。他知道,真正的路从来不止于眼前所见,而在于人心是否愿意继续前行。
阿箬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微凉。“你总说还有更远的地方,可这双手,已经修了十年渠、踏过死亡海、推开过古塔之门。”她低声道,“它们也需要歇一歇。”
沈昭转头看她,月光落在她眉间,映出岁月温柔的痕迹。他笑了:“可若我不走,谁来为后来者铺第一块板?谁来试第一口井?”他顿了顿,声音轻却坚定,“就像当年你父亲把心核留在塔中,不是为了自己能进去,而是信有一天,会有人替他完成未竟之事。”
阿箬没有再劝。她早已明白,沈昭的心从不属于某一座城池、某一顶官帽,也不属于朝廷或权谋。它属于那些在烈日下弯腰引水的农夫,属于在风沙中迷途却仍紧握罗盘的商旅,属于每一个相信沙漠可以开花的人。
数日后,丝路学堂迎来一场特殊的讲学。沈昭并未登台高坐,而是席地而坐于众学子之间。百余名青年围拢而来,有汉人、回鹘少年、吐蕃医徒、粟特商子,甚至还有来自波斯的游学僧侣。他们手中捧着《丝路真图》的拓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你们手中的图,是两千年的等待。”沈昭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但它不会永远准确。风会改道,河会干涸,山会崩塌。真正值得传下去的,不是这张纸,而是绘制它的方法??观察、记录、验证、修正。”
他取出一卷羊皮地图,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批注与划痕。“这是我三年前在冰脊道北侧勘测时的手稿。当时我以为那里无水,直到一个牧羊老妇告诉我,每逢春雪融化,地下会有短暂涌流。我回去重测,果然发现一道隐伏泉脉。从此明白:智慧不在书里,而在百姓口中。”
一名年轻匠人举手问道:“大人,若您已知丝路通畅之道,为何不奏请朝廷派大军护送商队,一举肃清赤焰余党?”
沈昭摇头:“刀剑可开一时之路,却不能养一方之人。强兵能驱敌,但不能让孩童识字;战马能驰骋,但不能使麦穗低头。我们修的不只是商路,更是人心之间的桥。若只靠朝廷威势,这条路终究会断。”
他又道:“赤焰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人觉得被遗忘。他们的祖辈曾是楼兰守民,因战乱流离,家园化为白骨滩。他们恨的不是汉人,也不是丝路复兴,而是世人只记得辉煌,却不记得牺牲。”
众人默然。
“所以我提议设立‘边民记事馆’,”沈昭继续说道,“不论族属,凡亲历边关变迁者,皆可口述往事,由专人录成册。我们要让后人知道,每一块砖石下,都有名字。”
讲学至深夜方散。学子们离去时,不少人眼含热泪。他们终于懂得,所谓“兵王”,并非杀伐决断之人,而是能在废墟中种下希望,在仇恨里点燃理解的引路人。
与此同时,赤焰盟残部正藏身于西昆仑一处隐秘山谷。篝火旁,一名蒙面首领展开一幅残破舆图,正是《丝路真图》的摹本,边缘焦黑,似经火焚。
“他找到了塔。”那人冷冷道,“也拿到了图。但我们还有最后一张牌。”
身旁副手低声问:“真的要启动‘焚心阵’吗?那是李恪当年封印的东西,一旦开启,恐怕连我们也控制不了。”
“正因为是李恪封印的,才更要打开。”首领站起身,掀开面具,露出一张苍老却熟悉的面孔??竟是当年被认定死于流沙事故的艾山!
原来,三十年前,艾山并未真正死去。他在死亡海边缘坠入暗窟,意外发现了归心塔外围机关系统,并窥见部分真相。他本欲上报朝廷,却被钦陵派出的秘密势力截杀,侥幸逃生后被迫假死隐姓。他亲眼看着自己儿子哈里克以为父亲殉职,含泪继承遗志,加入赤心医队。
“我不是叛国者,”艾山望着火焰喃喃道,“我只是不愿让这份力量落入贪婪之手。可如今,沈昭得了图,朝廷必将大举西进,征调民力,掠夺资源……历史又要重演!”
副手颤声:“可‘焚心阵’一旦激活,会扰乱整个西域地磁,引发百年旱灾与地震……代价太大!”
“那就让他们也尝尝绝望的滋味。”艾山冷笑,“我要他们明白:有些秘密,不该被揭开;有些人,不该自诩救世。”
消息通过信鸽传往四方据点。七日后,十二名身穿黑袍的祭司悄然潜入各主要绿洲,在地下水源附近埋下刻有符文的陨铁柱。这些符文源自古代楼兰祭祀仪式,能与地脉共鸣,缓慢释放一种无形波动,使人产生幻觉、争斗乃至自相残杀。
最先异变的是玉门驿。一夜之间,守军突然内讧,三名军官拔刀互斩,声称对方欲投敌卖城。经查并无证据,但三人皆坚称梦中见鬼神示警。紧接着,疏勒城集市爆发冲突,两名商人因言语不合大打出手,围观者竟纷纷加入混战,造成十余人死伤。奇怪的是,所有参与者事后都称自己“看见对方背后有黑影操控”。
阿箬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她在诊治一名癫狂士兵时,发现其脑部经络呈现诡异淤结,类似中毒,却又非任何已知毒物所致。她连夜翻阅父亲遗留的手札,终于在一页泛黄纸片上找到线索:
>“昔年楼兰王欲借天外之力统御诸国,命巫师炼‘惑神砂’,以陨铁引地气,扰人心智。后为张骞副使李恪所破,封于九幽井底,誓永不启用。”
她猛然醒悟:“这不是疾病,是阴谋!有人正在重启‘惑神砂’的阵法!”
她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奔赴归心塔报信。
此时,沈昭正与哈里克研究如何将地下水抽取技术推广至干旱村落。接到急信后,他当即召集林骁与阿箬会商。
“若真是‘惑神砂’作祟,必须尽快定位主阵眼。”哈里克面色凝重,“根据古籍记载,此类阵法需以七根‘引魂柱’构成七星格局,核心位于‘龙喉’之地??极可能是当年李恪封印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