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第2页)
众人见江上影影绰绰,都是官船,又看知府大人都欣喜若狂的样子,顿时都放下心来。有几个离林砚比较近的,已经开始在说感谢他的话了。
林砚转过身面对着众人,开口道:“各位可安心回家休息了!等明日渡头的临时仓建好,各位可随时来验粮。”
此言一出,无疑是又给众人吃了一剂安心丸。
知府捧着粮食也高声道:“还都愣在这里干嘛!等着本府来请你们回去吗?闹了一整天了,若再有生事的,统统给我押回衙门!”
百姓们见满船的粮食,也没有再闹的道理,人群里有带头的,对着知府和林砚拱手作揖,开口引导着众人归家。
随着最后一波百姓撤退,林砚忍不住转身面对着河岸,闭上眼睛长长舒了一口气。
钟远站在他身后,抬手拍了下他的肩膀。
林砚转过头,两人眼神相接,都好像在彼此眼中看到了肯定。
“小钟将军,衙内,咱们是不是要赶紧把粮食搬下来了?早点弄好,也好早点回去休息啊!”陈大人因刚才情况紧急,心理紧张,毫无睡意,但生理上却早已困得昏沉,双眼干燥酸涩,这会危机解除,整个人一放松,随着自己的话语,瞌睡虫被引了出来,长长打了个哈欠。
可不是嘛,现在已经丑时过了,他已经是困得泪眼婆娑了。
但是接下来就见林砚和钟远对视了一下,接着不约而同笑出了声。
知府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引起这二位笑意了,尤其这位小将军,天天正儿八经的的冷着张脸,他还没见他笑过。
林砚微微挑眉询问,钟远点点头,林砚便知道这是让他给知府解释的意思,于是转过头对知府笑着说道:“陈大人,我说了,你怕就睡不着了。”
“林衙内,这、这是何解啊?”知府被说的有点懵。
“你再好好看看这些船。”林砚指了指江面。
但由于百姓撤退,渡头少了不少灯笼,百姓走的时候,钟远悄悄让随从去撤掉江边的灯笼,所以此时,光线并没有刚才好,尤其知府已经上了年纪,这会大半宿不睡,困得头昏眼花,他只觉江面黑漆漆一片,哪里看得到什么船。
“船。。。。。。怎么了?”
“陈大人,林家有个私人码头,里面有三艘漕船,你忘了吗?”林砚笑嘻嘻进一步说道。
“你。。。。。。你是说。。。。。。这、这船是林家的,不对啊,后面不是还有好几艘?”知府指着河道上点着灯笼的船只道。
“后面的是竹筏,上面用长板凳搭起来,黑布一盖,远远看去,不就是船么?”
“那米。。。。。。”知府感觉自己太困了,脑子都转不动了,他抬了下自己装满米的下摆,“船上不是有很多米吗?”
“只有前面这三艘有,一千石。”
“一千。。。。。。”知府想伸出手指,但是无奈两只手都提着下摆,于是伸长了脖子,表示了自己的震惊,他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学舌的鹦鹉,不过怎么林家还有一千石粮食的?林衙内不是都捐出来了吗?“这粮哪里来的?”
“你衙门门口的临时仓来的呀。”林砚终于能抽出自己腰间的扇子扇风了。
知府感觉自己俩眼一翻就要晕倒了,他激动的道:“感情你们一颗米都没有,在唱空城计呢?”
“此言差矣,这船不是堆得满满当当的嘛,老百姓也都安安心心回去了。哪里是空城计了,要我说,也应该是‘瞒天过海’啊。”
钟远在一旁盯着林砚瞧,以他的角度,林砚此时微微低着头,眼神却轻挑着往上,嘴角噙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活脱脱像……一只吃饱喝足的小狐狸。
“怪不得了,你还要拖着大家在这里等到丑时!这样天色暗,加上困乏,谁能看清楚河道上的是什么!”知府反应过来,微微瞪大熬得通红的双眼看向林砚,这林衙内,果然有几招啊!不对,还有个事情!
“那你还说明天可让大家随意验粮,这一验不就穿帮了吗?”
“我看这里的临时仓也搭建的差不多了,走啊,带你去检验下我家的家丁们的手艺,看看他们搭得好不好。”
说完林砚收了扇子,向钟远和知府比了下请的手势。
林砚带着他们走到最角落一个灯光比较微弱的米仓前,一个米仓有近三米高。林砚指了指梯子,“陈大人,请上去看看吧。”
旁边的家丁给知府扶稳了梯子,他示意不用,让那家丁也撩起了下摆,把原本自己衣服兜着的米都倒给他,自己拍拍双手,抓着梯子就往上爬。他因为胖,爬的很慢,到了上面往下一看,整个人在梯子上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