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第1页)
是夜。龙津渡头灯火辉煌,人影绰绰。
有在忙碌着搭建临时仓的林家家丁,有在等着运粮的官差。更多的,即是今早被知府用自己未来官运起誓,信誓旦旦说今晚救济粮必到,而劝回家的百姓,当然,也有一些心思比较重的,并没有回家,而是从衙门口临时仓直接就过来龙津渡口守着的。他们必须要亲眼看到粮食才能放心,若知府是骗人的,那他们必然第一个跑回临时仓抢粮,毕竟到这时候,能抢到多少粮食,才能活多少天。
人群有的围着看临时仓搭建,有的却是紧盯着河道,期盼见到官船运粮而至。
钟远和林砚则是站在渡头,紧盯着眼前的情况,彼此时不时交换一下眼神。
林砚清了清嗓子,命家丁搬来了一张八仙桌和三把椅子,立在渡头,就着渡头边上摇曳的灯火,品起了茶。
钟远和知府也相继坐下,知府已经紧张得没有心情计较林砚居然先他们坐下的无礼了。他品不出茶的好坏,只觉得茶越喝越渴,手心也随着时辰越来越接近子时而越来越湿。他看着对面的两个年轻人,就见他们彼此交换下眼神,淡淡的讨论着这天气的闷热,又说到了东京城的哪家冷饮好喝,多数是林砚在说,钟远时不时符合两句。知府看着林砚一张一合的嘴巴说个不停,差点忍不住拍桌子让他别说了。他不知道吗,人在紧张的时候,身边的噪音会让人更紧张!
终于在众人心情各异的情况下,子时到了。
但湖面还是安安静静,一如这么多年来,它沉稳的流淌过这里无数次,从不狰狞。
但百姓们不同,他们开始从窃窃私语,但声音越来越大,胆子大的几个,眼看着要冲到知府面前,却被官差拦住了,只能站在离知府三丈远的地方问:“陈大人,子时到了,怎么还没见官船!”
“是啊是啊,不是说子时吗,子时已经到了,怎么还不见官船?”旁边的百姓附和,一个喊就十个跟着喊,十个喊就百个跟着喊。终于百姓讨问的声音此起彼伏,本来打算运粮的几十名官只能快速补位,形成阻拦的人墙,让百姓不能接近知府。
陈大人站起来安抚道:“各位!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许是夜间路不好走,慢了一些,请各位相信本官,今晚本官会陪着大家一起等候官船的到来!”见百姓还是躁动不安,陈大人咬牙道:“若官船不来,本官就在这一直站着,就是死,本官也会死在各位前头!”
见知府都这么说了,又想着这些日子他拖着肥胖的身体出现在各个地方赈灾,百姓还是感念他的付出,于是人群中有领头的道:“陈大人是好官!他帮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愿意相信陈大人!”
“相信陈大人,那就再等等!”人群中有人喊道,于是百姓再都安静,但是都更加紧张的盯着河道。
知府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悄声问林砚:“林衙内,您看到了,今晚这官船要是不来,本官只怕不能活着走出这个渡头。”
林砚依然淡笑道:“陈大人刚刚说的好,若是等不到官船,愿意死在百姓前头,那么本衙内也承诺一句,若等不到官船,本衙内愿意死在陈大头前头。”
“陈大人,稍安勿躁,本将愿意为林衙内担保。”钟远抬头淡淡瞟了知府一眼,说完,也不理会知府做何反应,自顾端起茶盏品茶。知府见他都这么说,还能说什么,只得低头喝茶。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马上要丑时了,百姓们不乏从今早就去临时仓的,到这会都又饿又困,人群中再度爆发讨问声。这次知府说什么也不肯出来应付了,他能感受到,这次无论他说什么,大家都不会相信的。
林砚看着一直低着头的知府,又转头看向河道,心想差不多了,跟钟远再度交流了一下眼神,见钟远微微向他点头,知道是给他打气的意思,微微一笑,利落的站起来,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我是林砚,请大家安静,听我一言。”
众人见是最近声望颇高的林衙内,传闻说林家带头为百姓捐资就是他提起的,今天有这五千石粮食也是这个林衙内动用的父亲的关系,让朝廷给粮的。一时间,百姓们都安静了,看看这个林衙内要说什么。
“各位父老乡亲,林家世代在这里扎根,各位都是在下的叔伯兄弟。我自小常听父亲说,当年要不是家乡父老乡亲支持,他万走不到东京城赶考,更不要说后来官至三司。今日因为天灾的缘故,各位齐聚于此,我林砚承诺,只要各位相信朝廷,听从官府安排,别生事,各自回家安心等着,别说这五千石粮食了,接下来,粮食只会源源不断!”
林砚话音刚落,有部分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觉得官至三司是个很了不起的官名,这林衙内说的话应该可信。但也有部分比较清醒的,压根不信,别说什么林衙内,什么三司了,就是皇帝老子在这里,他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人群中有人大声吼道:“那么请问林衙内,五千石粮食为何迟迟不到,莫不是诓骗我们的?”
最后一句话一出,有人听不清前面在说什么,但是后面骗我们三个字却听得清清楚楚,于是顿时此起彼伏的质问响彻黑夜:“是不是骗我们的?”
眼看群众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钟远想站起身帮助林砚,眼角一扫,就见黑漆漆的河道上远远出现了一排灯光,他马上扯了下林砚的袖子,示意他回头看,“船来了!”
林砚回头,果不其然,黑暗中的河道慢慢出现了一排灯光,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亮。他转过头对钟远说了句:“扶我一下!”
钟远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下意识伸出手,就见林砚一手扶着他的手,一手撩起袍角,借力一脚踩到椅子上,再踩上桌子。
“诸君不见官船鹢首?”众人就见林砚站在桌子上,手指向河道,顺着他指的方向,众人就见原本黑漆漆的河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亮光,眼神好的,还能看到挂着灯笼的桅杆上挂着的代表皇家的黄色旗帜,随着亮光越来越近,众人都睁大了眼睛,就见为首的船头画着鹢首,那是官船才会画的图案!
“此刻生乱,到岸粮船即刻返航!”林砚又喊出一句。
此时人群一下鸦雀无声,好像真的有粮食来了?
“粮食!粮食来了!真的是粮食来了!”此时唯一敢发出声音的,不是百姓,却是知府。众人就见陈大人脸上洋溢着收不住的笑容,手上更是激动的拍了好几下桌子。
桌子震动,钟远怕林砚因此摔下来,伸手去扶,林砚也自然的垂手搭在他的手上。
“是真是假,一验便知!”林砚说完,搭着钟远的手顺势跳下桌子。
他带着众人走到渡头边,此时为首的船刚刚靠岸,船上用黑布盖着,林砚向钟远点点头,钟远便取了旁边官差的棍子,伸手一挑,黑布被掀开了,露出了里面的麻袋。他再伸手用力一戳,棍子便插入麻袋,再一抽,里面的粮食如流水一般,哗哗往外流淌。
陈大人欣喜若狂,赶忙捧起自己的官服下摆接住流淌的粮食,道:“快快快,把洞口堵住,不能浪费!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