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游湖去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徐仪颔首,撩开厚重的棉布帘子,走了进去。

屋内烛火通明,谢佩英端坐在圈椅上,身前站着先骑马回来的吴廷忠,以及另一位身着军服的武官。

那武官约莫三十来岁,面容黝黑,神情恭谨,眉宇间有一股常年行军历练出的悍勇之气。

徐仪进来时,正听见谢佩英温言道:“刘总旗一路辛苦,此番护送燕王殿下至苏州,又要即刻启程返回北平,实在有劳。”

刘荣躬身道:“夫人言重,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刘叔叔!”徐仪看清此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步上前。

刘荣见是徐仪,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拱手道:“大小姐。”

“多年不见,刘叔叔风采依旧。”徐仪真心实意地笑道,“父亲身体可还康健?北地风沙大,叔叔和父亲都要保重身体才好。”

刘荣心中一暖,道:“小姐也比上次相见时长高了不少。劳小姐挂怀,将军一切安好。此行将军不知夫人和小姐也来了苏州,待我回禀将军,夫人与小姐一切安好,他也能安心。”

谢佩英闻言,让胡妈妈将今日临时买的药材,衣鞋递给刘荣,“将军此次在外无人照拂,我也是临时得到消息,这些东西你务必交到将军手中,也算聊表我的思念之情。”

今日的谢佩英要比往日多了一丝人情味。

刘荣接过那包沉甸甸的药材与衣物,郑重地躬身:“夫人放心,末将定当亲手交予大将军。”

谢佩英这才略微颔首,转而道:“刘总旗此番何时启程回北平?”

刘荣摇头,神色肃然:“末将还需在苏州多盘桓数日。”

“哦?”

“燕王殿下的安危干系重大,末将职责所在,需得亲眼看着殿下安然离开苏州府,方能回北平复命。”

徐仪忍不住开口问道:“刘叔叔可知燕王殿下久留苏州,所为何事?”

刘荣看了她一眼,没有犹豫,据实以告:“回小姐,近一月来,苏州城周边多有流民啸聚。殿下隐藏身份,已经跟着朝廷派来的巡抚大人平了几场不大不小的乱子。”

他思索片刻,才续道,“那些民乱中被抓的罪囚,殿下也亲自过问,审问的卷宗都堆了半人高。想来,殿下也是为了替陛下分忧。”

徐仪心里尚且存疑,总觉得朱棣在此滞留,看上去格外执着,会不会是有私事要办。

但她也不费心于此,向谢佩英说明了明日受朱棣朱橚同游太湖之邀。

谢佩英微敛双眸,才对刘荣道:“既如此,明日便劳烦刘总旗与仪儿他们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翌日,天光大亮,徐仪款步走出驿站,发现朱棣和朱橚一行人早已等候。

朱棣身边一个名唤朱亮的千户,牵过一匹神骏非凡的大宛良驹,马身通体雪白,无一根杂毛,在晨光下仿佛渡了一层光晕。

朱亮将缰绳递到徐仪面前,恭声道:“徐小姐,这是殿下为您备的马。”

朱棣的目光扫了过来,带着一丝询问:“能独骑么?”

“可以,臣女在京中没有少练骑术。”

说罢,她便利落的左脚踩稳马镫,右手抓住鞍桥,一个利落的翻身,稳稳地坐上了马背,不见半分娇怯。

一行人策马而行,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朱橚的嘴就没停过:“四哥,你是不知道,二哥自打娶了王保保的妹子,那心里就没舒坦过!如今是愈发不爱进宫请安了,连大哥在东宫设宴,他都敢托病不去,明摆着跟父皇赌气!”

朱棣目视前方,语气平淡:“情有可原。”

“父皇赐婚,本就是为了安抚王保保和那些归降的北元将领,二哥心里有怨气,也属人之常情。”

朱橚闻言,仿佛颇为同情二哥朱樉,长长地叹了口气:“皇子的婚姻大事,虽说需以江山社稷为重,可若不能与心仪之人共结连理,终究是人生一大憾事。”

朱棣忽然哂笑一声,侧过头看着他:“哦?”

“五弟莫非……有了意中人?”

朱橚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连忙摆手,“没有!四哥你可别胡说!我不过是……是看二哥这事,有感而发罢了!”

一路上,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应天府里的趣事。

徐仪全程默然,只管策马前行,本想着刻意落后两位亲王。却不知是不是因为朱棣压着速度,最终还是三人并肩而行。

朱橚是个粗心大意的,好像完全没有察觉,徐仪今日比往常要沉默寡言,她的心里并没有出游的畅快,而是焦急着尚未得到周瑶光母女的下落,却又不得不敷衍着眼前的这尊‘大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