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情有点复杂(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母女俩乘上一辆极不起眼的马车,穿过尚在沉睡的应天府长街,进入了巍峨的宫城。

到了坤宁宫外,有女官客气地将她们引入偏殿,奉上热茶,只说皇后娘娘正在礼佛,还请魏国公夫人与小姐稍待。

这一等,便是半个时辰。

谢佩英端坐着,神色安然,仿佛对这宫中惯有的等待早已习以为常。徐仪则捧着温热的茶盏,目光落在窗外一株老梅上,心思却早已飘远。

直到殿外传来一阵轻快活泼的脚步声,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徐姐姐!”话音未落,一个身穿青梅色袄裙,梳着双丫髻,约莫十岁光景的小姑娘已经旋风似的冲了进来。

正是当今皇后嫡出的公主,朱祥荣。

“公主殿下。”谢佩英与徐仪起身行礼。

朱祥荣却毫不在意,一把拉住徐仪的手,将她拽到廊下,踮起脚尖,神秘兮兮地附在她耳边。

“徐姐姐,你这几日不来,可把我担心坏了,”她压低了声音,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义愤填膺。

徐仪好笑,“我好吃好睡的,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母后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召一个姓吕的姑娘进宫!”朱祥荣的小脸气得鼓鼓的,“现在外头都在传,说她得了母后的青眼,快要盖过你了!她们懂什么!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位公主,比徐仪小上两岁,但两人也是自小一同在吴王府,宫中玩耍长大,情分非比寻常。

“是谁和你这么说的?”徐仪状作好奇地问到。

“自然是邓姐姐,她说此人在宫外的贵女圈子里也极有风头,连邓姐姐都要让她三分。”朱祥荣语气忿忿。

在她心里,天底下最好的自然是这几个和自己一起玩大的姐妹,哪容得下一个半路杀出来的吕阑秋抢了风头。

徐仪看着她气呼呼的样子,心里暗想邓锦琼为何对这个吕阑秋有这样大的敌意,以对方的背景,根本不可能威胁到邓锦琼分毫,但面上还是柔声笑道:“多一个会作诗、长得又好看的姑娘进宫给你解闷,不好么?”

“不好!”朱祥荣想也不想地反驳,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成百上千个她们,也比不上一个你!”

童言无忌,却是最真的情谊。

徐仪眼底笑意愈深,学着朱祥荣的腔调,正色悄声道:“于我而言,亦是如此。纵然陛下有数不清的公主,也抵不过一个你。”

朱祥荣闻言,小脸上顿时绽开得意之色,正待开口,却被殿外女官的声音打断:

“皇后娘娘召魏国公夫人并小姐入殿觐见。”

女官随即又转向朱祥荣,躬身禀道:“公主殿下,娘娘口谕:下学后,请殿下再至坤宁宫,娘娘要考校今日夫子所授课业。”

朱祥荣只得悻悻然收了话头,一步三回头地往大本堂去。

谢佩英母女二人随即整理衣冠,随女官进入正殿。

殿内燃着清雅的檀香,马皇后一身寻常的褐色布衣,端坐于主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丝毫不见一国之母的威严,倒更像个慈祥的长辈。

“都坐吧,在我这里,不必拘着那些虚礼。”待这对母女落座,马皇后才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说起来,你姐姐玉英,在同泰寺里思过,也有段日子了。她最近如何?”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问,却让谢佩英如临大敌,谢玉英曾是陛下侄子朱文正的妻子,因事获罪,被罚在寺中带发修行,是天家与谢佩英都心照不宣的一根刺。

谢佩英脸上不见丝毫异样,语气恭敬而恳切:“托皇后娘娘隆恩,姐姐能在寺庙清修,已是天大的福分。更蒙陛下天恩,封了守谦为靖江王,令姐姐余生有寄。”

“姐姐常言,前尘旧怨已不敢萦怀,此生所望,唯独子守谦能够一生顺遂平安罢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