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到处是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转眼已到榴花似火的季节,邓府的湖中凉亭里,徐仪支着下巴,望着窗外被晒得蔫头耷脑的芭蕉叶,心里头七上八下,莫名有些烦躁。

于诸娥都已经养好了伤,能下地走路了,可朱棣的车驾,却依旧杳无音信。

按理,燕王回京的路程都是算好的,两个月,即便从北平一路踏青而来,也该到了。

该不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吧?

“徐姐姐!”一声清脆的呼唤将她的神思拉了回来。

“瞧瞧,又神游天外了不是?方才我们说了半日的话,姐姐怕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心里去!”说话的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嫡幼女李婉儿,她此刻正捏着绢帕,佯作薄怒。

徐仪这才回神,亭内环坐着十数位妙龄闺秀,皆是应卫国公邓愈的爱女邓锦琼之邀,来贺她十一岁生辰。

众人的眼里皆带着几分好奇与善意的揶揄。她赧然一笑,指尖下意识地抚过手边装着梅子茶的杯盏,笑着告罪:“是我的不是,一时走了神。”

坐在她身旁的顾成将军的女儿,顾素瑛,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压低了声音,脸上是藏不住的八卦与好奇。

“我们方才在说晋王殿下呢!都说晋王殿下玉树临风,文武双全,是真是假?姐姐你常能见到殿下们,快给我们说说!”

“对啊对啊!”

此话一出,亭子里的姑娘们瞬间都来了兴致,细碎的议论声如涟漪荡开:

“听闻殿下臂力惊人,百步之外,箭矢可贯三重铁甲?”

“宋学士都曾赞殿下的诗作‘有盛唐遗韵’,清雅高妙……”

徐仪看着她们一张张被好奇染红的娇靥,唇边不禁漾开浅笑,

“晋王殿下的弓马骑射,”她声音清泠,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追忆口吻,“确是冠绝诸皇子,令人叹服。”话音落,引来一片小小的惊呼。

“至于这诗才嘛……”她故意拖长了调子,引得众女屏息凝神,“我倒是……未曾有幸领教过殿下的诗作,实在无法为诸位解惑了。”

话音落下,亭中顿时泄出一片低低的、带着明显失落的叹息。

短暂的失落过后,亭中的气氛并未冷却,少女们重新低语起来,声音里多了几分亲近与遐想,拂过徐仪沉静如水的眼底——那里,映着此刻满亭的春光与少女情思,却独独少了几分涟漪。

而作为今日主人的邓锦琼,则静静地坐在主位上,含笑看着这一幕。

她一身藕荷色亮缎长裙,头上戴着赤金镶红宝的发钗,端庄之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

可这份傲气,如今却敛去三分。

“徐姐姐,”邓锦琼站起身,走到徐仪身边,亲热地挽起她的手臂,“前儿我得了几匹新到的云锦料子,花样子特别,你眼光最好,随我到后头去,帮我参详参详,看哪个做秋衣更好看?”

“好啊。”徐仪笑着应下,随着她一同离了席。

两人穿过抄手游廊,向后院走去。廊外日光鼎盛,廊内微风轻拂,光影斑驳地落在两人精致的裙摆上,去无法掩盖少女心中隐秘的思绪。

邓锦琼自认她不比徐仪差,她也自小便跟着母亲出入宫闱,面见皇后娘娘的次数不算少。

可为何,偏偏只有徐仪,能得了皇后娘娘那般殊遇?成了可以不拘时日常伴左右的常客?而自己,却只有在宫中大宴之时,才有机会随着命妇们的队列,远远地、依礼制叩拜。

不过十二岁的徐仪,是与诸位亲王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是人人心知肚明,只待及笄便要降旨赐婚的燕王妃。

就连当今陛下,都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赞她:“徐卿此女,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将来必定前程无量”。

金口玉言,字字千钧,早已将她托举到了一个寻常勋贵之女难以企及的高度。

就连今日自己的生辰,众人的焦点还是在徐仪的身上,邓锦琼心中那点模糊的酸涩不断蔓延,让她更紧地攥住了手中的帕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