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2章 科举肯定会触动贵族的利益(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躬身行礼:“殿下放心!臣……臣这就回去算!挖空心思也得把这笔账算清楚,拿出一个最稳妥、最省钱……呃不,是最合理的章程来!”

看着杜周几乎是同手同脚地离开书房,将闾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杜周虽然有时过于计较钱财,但办事认真踏实,交给他自己放心。

接下来,还需要一个人来负责制定考试的规章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这个人选,非御史大夫冯劫莫属。

将闾再次传令,召冯劫前来。

冯劫很快便到了。这位老臣经历了李斯案的风波,显得更加沉稳持重。

听完将闾关于科举的设想后,他的反应比杜周要平静得多,但眉头却皱得更紧。

“殿下,”冯劫沉吟片刻,拱手道,“此法……确实石破天惊,意在打破门阀,广纳贤才,用心良苦。然,以试卷定前程,是否过于偏颇?老臣窃以为,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未必懂得如何治理一方;

策论谈得头头是道,未必能应对复杂政务。况且,寒门子弟骤登高位,不习礼仪,不谙官场规矩,恐难担当重任啊。”

冯劫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官僚的心声。

他们并非完全反对纳贤,但对于这种完全颠覆旧有规则的选拔方式,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

将闾耐心地听完,才缓缓开口:“冯大人所虑,不无道理。所以科举考试,并非只看文章。律法、算学、格物,考的便是实务能力。至于礼仪规矩,难道如今靠门第举荐上来的,就个个生而知之?还不是要在任上学习磨练?”

他加重了语气:“科举取士,取的是可塑之才,看的是潜力德行。更重要的是,此乃父皇钦定之策,旨在为国选贤,为大秦注入新的活力,打破沉疴旧弊。”

将嬴政抬出来,果然效果显著。冯劫的眉头虽然没有完全舒展,但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

“既然是陛下旨意,臣自当遵从。”冯劫躬身道,“只是这考试规章的制定,事关重大,需得仔细斟酌,务求公平公正,堵绝舞弊之可能。”

“这正是我召冯大人前来的用意。”将闾点头道,“我需要你联合廷尉府,尽快拟定出一套详细的考试规章,从报名资格、考场纪律、试卷评阅到录取程序,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推敲,力求万无一失。此事,便拜托冯大人了。”

“臣,领命。”冯劫再次躬身,领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送走冯劫,将闾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渐渐西斜的日头。

科举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杜周负责钱粮后勤,冯劫负责规章制度。

接下来便是挑选合适的考官,以及如何将这个消息逐步扩散出去,引导舆论,减少阻力。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世家大族,绝不会轻易接受这种改变。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将闾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波澜壮阔的景象。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自语道:“要让这死水微澜的大秦,彻底活过来,就得先投下这颗巨石,掀起滔天巨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