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科举肯定会触动贵族的利益(第2页)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确保公平。
考场纪律、试卷糊名、阅卷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细致,杜绝舞弊。
否则,科举便会沦为笑柄,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将闾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千头万绪。
这事,光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必须要有得力的助手。
“来人。”他对外吩咐道。
片刻后,新任治粟内史杜周快步走了进来。
他穿着崭新的官袍,脸上带着几分尚未褪去的激动和面对将闾时的拘谨。
“臣杜周,参见殿下。”
“杜卿免礼,坐。”将闾指了指旁边的席位。
待杜周小心翼翼坐下,将闾开门见山:“杜卿,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大秦国运的要事,想听听你的看法,也需要你治粟内史府的大力支持。”
杜周心中一凛,连忙正襟危坐:“殿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将闾便将科举取士的想法,简明扼要地向杜周解释了一遍。
杜周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茶盏差点没拿稳。
他那张平日里因为计算钱粮而显得精明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
“考……考试选官?不……不问出身?”杜周结结巴巴地重复了一句,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这……这简直是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短暂的震惊之后,杜周那颗属于治粟内史的脑袋开始飞速运转。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打破门阀、巩固皇权,而是……
“殿下!”杜周猛地站起身,也顾不上失仪了,语气急促,“这……这若真要推行,得设多少考场?印制多少试卷?光是批阅卷宗,得用多少人手?还有,各地学子赴考,吃穿住行,路途遥远,若是朝廷资助部分盘缠……我的天,这……这得花多少钱啊!”
他几乎是哀嚎出声,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库里成堆的钱粮流水般地往外淌。
看着杜周那一副心疼钱的样子,将闾反倒笑了出来:“看来你这个治粟内史,当真是称职得很呐。”
杜周老脸一红,讷讷道:“臣……臣失态了。只是这科举耗费,恐怕……”
“耗费自然巨大。”将闾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但眼光要放长远些。
想想南疆大捷,格物院那些新式兵甲耗费多少?
可换来的是什么?是十五万敌军的覆灭,是南疆的彻底平定!”
他站起身,走到杜周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科举也是一样。前期投入巨大,但只要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充实到大秦的各个角落,他们将来能为大秦创造的价值,能节省下来的因为庸官蠢吏造成的损失,又岂是十倍百倍可以衡量的?”
“钱粮之事,你这位治粟内史得多费心了。”将闾看着他,“我需要你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估算出在各郡县推行初试所需的场地、人员、物资以及大致的预算。记住,要精打细算,但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杜周被将闾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又有些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