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难不成海礁快要做皇亲国戚了,新君也会看他特别顺眼,明明不需要他当班,也会见了面就把人召到御前做事?

那位武官心里嘀咕着,面上半点异色不露,笑眯眯地接下了宫里的调令,客客气气地送走了传令的太监,转过身就嘱咐手下人,日后对海礁要再客气几分,千万不能有半点怠慢。

人家攀上了高枝,后台硬着呢,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反正人家也会做人,本事人品都不错,自己又何必不识趣?

海礁回到锦衣卫衙门的时候,就感觉到周围的人对自己更和气更亲切了,下属们甚至还巴结得更殷勤了几分。他大约能猜到这是为什么,也懒得多言,只专心挑选可信的人手,好带着去办新君刚刚吩咐下来的大案。

海礁再次忙碌起来,新年假期也提前结束了。不过海棠在家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依然悠闲自在。陆栢年如今的注意力几乎都在他侄儿处,每日都要往那凶宅小院去,帮着照看病重的侄儿陆慎,教导年幼的侄孙陆平安。

大约是因为海礁与金嘉树帮着说过好话的缘故,侍郎府虽然还未被问罪,但宫里的恩旨已经先一步下来了。

陆慎在弥留之际,听到新君开恩,豁免了他父子的罪过,不但赐了他举人功名,还许他儿子陆平安不受陆家子弟三代不得科举的限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除此以外,许太后也有恩旨,夸奖陆慎的通房贤良质朴,做主将她扶正为陆慎继室。这么一来,她就是陆慎的正室妻子,而不仅仅只是通房贱妾,她所生的儿子平安,也成为陆慎的嫡子了。

陆慎心愿得偿,对新君与太后的恩典感激涕零,在满心喜悦与对妻儿的不舍中,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不幸的一生。

第1085章振作

陆慎死后,陆栢年帮着操办了他的丧事。

由于海礁还有公务在身,每日不得闲,因此许多琐事都是海棠帮着操办的。就连陆慎妻儿在他死后的生活,也是海棠在安排。

事情结束后,陆慎妻儿暂时留住在凶宅小院守孝。陆栢年在海棠的陪伴下,回到了海家,之后便一连沮丧了好几天。

虽说金嘉树每隔几日,就会打发人给老师送信,将自己新写的文章拿给陆栢年看,并且询问自己最近自习时产生的疑问,但陆栢年依然还是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之中,勉强回答了学生的问题,替学生批改了文章后,便无心他顾,只是每日静坐窗边发呆。

这般过了几天,海棠觉得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才柔声劝他道:「陆爷爷别伤心了。陆慎叔叔虽说去得早,但他临终前实现了所有的愿望,相信过不了多久,他所怨恨的仇人也会得到应有的报应,他是带着笑容离开的,您也该为他高兴才是。」

陆栢年叹了口气:「我自然知道他去世时得偿所愿,便是死也瞑目了。可他若不是被家族所害,原不该是这般下场。我一想到他和他父亲的遭遇,心里便忍不住难过。」

海棠顿了一顿,又继续道:「我知道您心里不好受,但您悲伤归悲伤,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呀!如今陆慎叔叔去世了,他的儿子还小,除了生母和您这位伯祖父,便再无依靠了。倘若您因为过于悲伤,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叫他日后怎么办呢?虽然他生母还在,但他既然得了圣上恩旨,允他可以参加科举,那日后少不得要读书考试,他生母在学业上可帮不上他什么忙,还得要靠您去教导他功课呀!」

陆栢年想想也是,但还是觉得有些提不起劲儿来:「我固然可以教导他功课,但他年纪还小,我也不知道能教得他几年。兴许,等到他终于考取功名时,我已经鹤驾西去许多年了……」

海棠忙道:「您的身体一向硬朗,只要好生保养,定能长命百岁的!」

陆栢年笑笑:「你这孩子,难道在陆爷爷面前还要说这些虚话丶套话来哄我么?世上能有几个长命百岁之人?我能再熬十年,都已经是奢望了。」他在西北边城生活了这么多年,虽有海家接济,可边境苦寒还是在他身体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别看他如今还算康健,其实每逢秋冬季节,老毛病就总是会冒出来。当年一同被流放西北的老友们,能存活至今的,大多数身体都留下了旧患,还有更多的人,不等吴门故生处境好转,就都先后病亡了。他不觉得自己会例外,只希望能再多撑几年,好歹在死前能多教出几个学生来,继承他的学问,他也不算白白来了世上一遭。

海棠听着陆栢年的话,只觉得他心情沉郁,想法消极,继续下去不是好事。想了想,她便索性把话说得开一些:「您别这么说,能多活几年也是好的。如今您已经回到京城,衣食无忧,又有良朋好友往来,还即将要建成学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导学生。您能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怎能在这时候丧了心气?平安年纪固然还小,眼下也只是有几分聪慧,还不知道他将来能不能学业有成,在科举路上的运气如何,能不能在年轻的时候考取功名。可只要您用心教导,给他打好根基,他总会有考上的那一日。即使那时候您老人家已经不在了,您也还有好友,还有学生,还有人能继续护着他呢!」

陆栢年觉得她的话倒也有理,稍稍振作了精神:「不错,等学堂建好了,我就将他接到身边来。反正他如今已经可以参加科举了,早些待在我身边学习,也能更专心于学业。」

只是陆平安可以接到他身边,陆平安的母亲又要怎么办呢?

从前他想过,陆平安之母只是陆慎的通房,人也生得粗壮朴实,留在学堂里做些杂活,也不愁没了生计。可如今宫中皇帝丶太后下了恩旨,赐了陆慎举人功名,又扶正其通房为继室嫡妻,陆平安之母便成了举人娘子,不可能再到学堂里做杂活了,也更不可能改换身份到外地度日。虽说那凶宅小院的租金,陆栢年完全负担得起,可那小院距离学堂挺远的,等到他接走陆平安之后,其母又该如何过活呢?

海棠得知陆栢年的烦恼后,便问他:「先前我提议,可以让他们母子到李妈妈家的村子去住些时日,这个安排如今是否需要改变?」

陆栢年想了想,摇头道:「不必改变。举人娘子带着儿子去乡下住几个月,也不犯什么忌讳。虽说眼下宫里不欲惊动侍郎府,下的旨意只有很少的人知晓,不曾让陆家人知道,可总有一日,他们会听说的。到时候他们知道平安成了同辈兄弟中唯一有资格考科举的人,定会纠缠上门。我可不想平安和他母亲再被这些无情势利的家人缠上,将他们早早送走,避上几个月,等到陆家人全数离京,再回到城中,也能让他们母子过得清静些,少了许多麻烦。」

既然是这样,那等到元宵节后,海西崖夫妻与谢文载回来,李妈妈母子三人要告假返乡时,陆平安母子就可以跟车离开了。他们去京郊的偏僻村子里住上几个月,等陆家人离开了再回来。到时候学堂也建起来了,陆栢年完全可以将侄媳与侄孙接到身边生活。他年纪大了,有本家亲缘晚辈能承欢膝下,也不是坏事。

所以,海棠给陆栢年提了个建议:「您设计的学堂图纸,再做一点修改吧?您和表叔公丶曹爷爷,都应该各建一个小院,充作私宅。小院里多建几间房,也能容纳亲友家人或是私家仆从居住。您的儿女子孙已经与您断绝了来往,日后也不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孝心了,可您身边还是需要小辈侍奉的。平安聪慧,他母亲又善良朴实,难道不是最好的尽孝人选吗?他们在学堂里住的时间久了,学堂的学生,还有您的友人们了解他们的为人,知道他们的孝心,想必日后也会对他们多加照拂的,那将来您也就不必担心他们会失了依靠了。」

陆栢年越听越觉得海棠的建议很好。是呀,他不仅仅可以将侄孙收在身边,充作门生传人,还可以直接将侄孙和侄媳留在身边照顾自己的!他没有了儿孙,平安母子没了依靠,正好做了一家人,互相扶持。他会将平安之母视作女儿丶媳妇,将平安视作亲孙一般看待。平安将来会继承他与七弟的香火,是他真正的继承人!

就算陆家抛弃了他们又如何?他们已经离开陆家,自立门户了,以后索性便彻底分家出来,另立一脉。不管陆家日后是富贵还是贫贱,是风光还是沦落,都不与他们相干,他们一家人自过自己的清静日子去便是!

第1086章邀请

陆栢年拿定了主意,后面的事就用不着海棠帮忙操心了,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陆平安虽然年幼,又需要守孝,但已经由亲生父亲带着开了蒙,如今陆栢年再给他送些浅显的书本和笔墨纸砚过去,他在重孝期内凭着这些,也能过得充实了。他与他母亲的日常用度,自然是由陆栢年供给。家中粗活还有老仆阿四帮衬着,倒也没什么可让人忧心的。

陆栢年也将打算送他们母子到乡下避居数月的计划说了。陆平安之母早就听亡夫提过,对此毫无异议。陆家从来就没对他们夫妻好过,甚至还将重病在身的亡夫赶出家门,害得他病情加重,年纪轻轻便不幸身亡。她心中深恨陆家那些无情无义的势利眼,恨不得一辈子再也不见他们。能避开这些人的目光,不让儿子受他们摆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