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岳母分明不是真心想将这几箱东西给他,还想着要回收的,这些帐簿文书信件,估计也是暂时存放在他这里,免得被外人知晓的吧?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海礁告诉小妹海棠:「根据陆慎的说法,当时他岳家出了事,想请堂亲和靠山孙阁老出手相助,却被两方拒绝,最后不得不含恨丢官回乡。他岳母手中既然有他家堂亲侍郎府的罪证,便是要命的把柄。我相信,如果侍郎府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不可能坐视堂亲丢官的。可一想到他岳母在那之后没几天就忽然染病身亡,连身边侍候的丫头婆子都全数消失不见了,这事儿就有得说道了……」

海棠心领神会:「哥哥怀疑,陆慎的岳母其实有拿东西要挟侍郎府,只是侍郎府魔高一丈,抢先把她灭口了而已。再加上陆慎岳家的主院曾经发生过火灾,兴许侍郎府以为那把火已经把自己的罪证都给烧毁了,却不知道陆慎的岳母已经提前把东西转移到了便宜女婿家中……」

这个推测听起来十分合乎情理。陆慎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他发现了那些罪证之后,对岳母的死因也就心里有数了。可那又如何呢?他与岳家关系冷淡,与本家陆家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亲情。他一个久居深宅大院的病秧子,能把东西交给谁?那些罪证还牵扯到了好几个与嫡支交好的官员,只怕他稍稍透出点风声,嫡支就要来人封他的口了。他何必自找麻烦?

况且,岳母虽死得冤枉,可岳父明显知道原因,却完全没有反抗的意思,哪怕心中再怨恨,也乖乖回乡去了,分明是与堂亲达成了共识,不会再追究下去,兴许还存着让堂亲照拂的打算,日后儿孙后辈们要东山再起,也还要指望侍郎府帮衬呢。这正经苦主都无意出头,陆慎只是个便宜女婿,又何必多事呢?

他把罪证另行收好,吩咐心腹老仆阿四将那被摔坏的多宝盒修缮如初,便把岳母送来的东西全都收进库中,预备岳家随时来人取走。不过罪证他就不打算还回去了,反正听岳家众人的口风,似乎根本没人知道他岳母到底把东西藏在了哪里,只当它们已经全数毁于火海。

海礁叹道:「这匆匆数年过去,陆慎始终对此事守口如瓶,全家上下无人知晓。他真真是人如其名。以他的心机与谨慎,若不是受这病弱的身体拖累,又出身于不受重视的旁支,本该是陆家新一代的顶梁柱才是。」他在诏狱中见过的陆家几个青壮小辈,论心机论智谋,无一人能与陆慎相比,偏偏他们才是陆家所重视的继承人候选,实在是讽刺得很。

海棠若有所思:「陆家如今已经被抄过家了,没有入狱的家眷也被迫搬进侧院生活,家中大部分院落都被官府上了封条,禁止任何人入内。按理说,倘若这些罪证还在陆慎生活的院子里,应该早就被官兵们发现了才对。既然先前没听说风声,那他难不成是把东西藏起来了?」

海礁点头:「他特地跟我说这件事,就是希望我能把东西取走。我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将东西交上去,也可以供出他的名字来。他已经不在乎陆家人会如何看待自己了,只想靠着这点微末功劳,为妻儿挣一条活路。他拒绝了陆爷爷的安排,不打算让他的儿子改名换姓,说宁可他儿子做一个光明正大却不能科举做官的寻常人,也不想他儿子留下致命的把柄,日后叫陆家人发现拿捏,只能不情不愿地替陆家人做亏心事。」

陆平安不能科举,固然是很可惜,但陆慎更希望儿子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世上,哪怕他一辈子只是寻常贩夫走卒,也好过欺骗世人,日日夜夜担心着自己会身份暴露。

陆栢年对此只有一声叹息,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打算。陆平安即使不能科举,也可以在他的学堂里做个教书先生,安稳度日,不会真的沦落为贩夫走卒的。

海棠叹了口气,也觉得陆慎这样有心机有品行有格局的人却很快就要死了,确实可惜。她对兄长道:「那哥哥就赶紧把侍郎府的罪证拿到手,最好能让陆慎在去世前,看到侍郎府伏法,也好让他走得安心一些。」陆慎一生不幸,有一半责任在这所谓的岳家头上,而他岳家与侍郎府又是一家子,侍郎府倒霉,陆慎也能出一口恶气。

海礁道:「他没有把东西藏在自己家里,而是藏在了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处温泉小庄上。他告诉了我地址,连夹层密室怎么打开,也告诉我了。改日小金去温泉庄子避寒,我送他一程,就顺道把东西拿回来。」

说到这里,海礁想起了一件事:「小金不是说,出城前会来我们家一趟么?怎的至今不见?」

第1084章如愿

金嘉树这两日有可能会到家里来,海棠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只是他是打算以拜访老师陆栢年丶请教功课的名义上门的,陆栢年这两日都忙着侄儿的事,哪里有空在家见学生?金嘉树提前打发人来问过,得知老师不得闲,自然就只能推迟上门时间了。

倘若他一开始就有所准备,假装与老师太熟,不讲客套,没提前送过拜帖就直接上门,还能争取到一个扑了空错过师长却能见到未婚妻的机会。然而他事先毫不知情,照着礼数打发了人上门探问,如今就算想再装糊涂,也来不及了。

海棠想像了一下金嘉树如今的表情,心里也有几分好笑。

海礁听小妹说明原委后,也不由得笑了:「小金依礼行事,原是好事儿。他是读书人,又有心科举仕途,倘若做了违礼之事,唐突师长,传出去名声可不大好听。如今这样就挺好的,横竖这两日天气也不算冷,他不必赶着去温泉庄子避寒,在京里多住两日,也是好的。」

海棠嗔了兄长一眼:「哥哥就别说风凉话了。你既然打算与金大哥同行出城,借他遮掩自己的真实目的,何不眼下就往他家去一趟,跟他提前打个招呼?况且,你要是有心要对付侍郎府,为新君分忧,也该让新君早些知道消息,好派出可靠的人手来配合你行事,免得你势单力薄,一旦出了岔子,事情就有可能会发生变故。」

海礁想想也是,便点头道:「那我就趁着小金还未出城时,跟他见一面,打个招呼吧。想来他要往宫里传个信,还是很容易的。若是能有新君或内阁派出的可靠人手协助我行事,那自然再好不过。如今哪怕是在锦衣卫内部,我也不敢断定人人都忠于朝廷,忠于新君,不会被侍郎府或其他孙党馀孽收买呢!」

再者,这件事说来是陆慎的功劳最大。他如今病重难起,只是熬日子罢了。倘若能在他咽气前,得到新君恩旨,唯一的子嗣能不受陆家牵连,日后可过上安稳太平的生活,想必他也能瞑目了吧?

侍郎府一时半会儿可能还倒不了台,但给陆慎的恩旨,却是随时都能下来的。

只要那份罪证确有其事,能让新君满意就行。

海礁转头就去了金家宅子拜访金嘉树,顺道给小妹海棠捎去了一封问候的信。他是如何与金嘉树谈的,海棠并不知晓,事后她只收到了金嘉树托哥哥捎回来的一封厚厚的回信,信中满是他对自己的思念,还提及了过年期间在宫中的经历,包括自己新得的赏赐丶产业等等。只可惜他如今有事被绊住了脚,为了帮海礁与陆栢年,只能暂时放弃到海家来「向老师讨教功课」,优先往宫里做信使去。他对于别院又有了新的想法,正想跟未婚妻好好商讨一番呢,如今只能把计划往后推了。

海棠看信看得好笑,心里倒是软软的。她看完信后,将书信好生收起,藏进匣中锁好,又取出了自己画的别院设计图,再次斟酌起修改方案来。

公事优先。宫里对陆慎提供的证据十分感兴趣,金嘉树奉了暗旨,只能放弃到海家拜访师长请教功课的计划,先带着麻嬷嬷往温泉庄子上避寒了。

海礁作为好友与他同行,宫里还派了人手沿路护送。新君对金嘉树这位表兄十分看重,特地将新近提拔起来的禁军心腹将领小余将军派出来,带人保护他的安全。

京中有不少人关注到金嘉树这次出城避寒之行,私下纷纷议论着太后对这个外甥的看重,还有他曾经救驾立功,却让身体落下后患的遭遇。忌恨他圣眷的人倒是没有几个,毕竟立功的人多了去了,那么多升官发财的,叫人嫉妒都嫉妒不过来,谁会看着一个只得了赏赐圣眷却没得爵位官职,还有可能损伤寿命的人眼红?

金嘉树一行人前往小汤山温泉庄子,途中只有午前曾经一度停下来歇脚,但一路顺利,当天下午就到了地方。由于时间问题,负责护送的禁军队伍与陪同金嘉树出城的海礁都在庄子上留宿了一夜,次日清晨才辞别了金嘉树,返回京城。

海礁此行虽然是为了私事,可他回到京城后,却随小余将军等人一同进宫复命去了,随即就无缝上差,开始在干清宫值勤。干清宫调令下来的时候,锦衣卫当值的武官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依照卫所的安排,海礁值勤的日子明明还要再过两日,这无缘无故的,怎的忽然就调班了?还是宫里直接下的旨?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