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第1页)
海棠有些不解:「虽说考生因应考官的喜好,改换文风,更能讨考官欢心,增加中举的机率,可金大哥本身的文风就偏向质朴,若是变化太大,会不会反而容易出差错?他的根基薄弱,若要用华丽辞藻,堆砌典故,如何能与那些从小就跟着名家学习的世家子弟相比?就怕时间太短,他学得不好,到时候弄成个四不象……」
陆栢年摆摆手:「放心,我还不懂得这个道理么?我不是要他改变自己的文风,只是需得提前练一练手。万一乡试的时候,考题要求他多用典故,考官更喜好华丽辞藻,他也不能处处对着干吧?好歹他心里要有点数,需要时能写得出来。」他犹豫了一下,「若我没有猜错,明年京城乡试的主考官,很可能会从吴门故生里择选,说不定便是我们的老朋友。我对他们的文风也算熟悉,有好几个昔日曾有文名的人,都偏爱用典,爱气势磅礴的雄文,不爱平实质朴文章。嘉树若不能提前准备,说不定要吃亏的。」
海棠有些吃惊:「陆爷爷,您这是……打听到什么内部消息了?」
陆栢年也不是听说了什么内部消息,只是近来见旧友多了,听说他们来年的新计划后,心里有所猜测罢了。
他只能说:「人选很可能还未定下,因此我不敢打包票说,我知道明年恩科乡试考官的喜好。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我会将那些老朋友们的文章多收罗几篇回来,回头拿给嘉树看,也叫他心里有底,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更合乎考官的心意。」
陆栢年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久经世事,不是清高死板的愣头青。如今学生一心为他着想,他又怎能不多帮着学生一些呢?这又不是科举舞弊,不过是常规操作,这么做的人每年科举都多了去了,他不过是比别人先迈出了那一步罢了。
第1071章期许
海棠立刻就听明白了。
陆栢年这是打算提前让金嘉树熟悉京城吴门故生里文名昭着之人的文章风格与喜好,那样等到明年恩科乡试的时候,无论是哪位吴门故生被任命为主考官或考官,金嘉树都能有把握写出合乎对方心意的文章来。
眼下距离恩科乡试,还有八个多月的功夫,提前那么多做准备,也不用担心会犯什么忌讳,更不容易被人所察觉,端得是思虑周全。
海棠不由叹道:「陆爷爷想得周到。只是这无缘无故的,您怎么问老朋友们要文章?您能察觉到他们当中可能有人会被任命为考官,他们本人应该也会心里有数吧?会不会猜到您的用意?」
「即使猜到又如何?」陆栢年微微一笑,并不在乎,「我这些老朋友们也有儿孙门徒,是有意要参加明年恩科乡试的,会这么做的人多了去了,我也不过是提前一步罢了。」
海棠想了想:「不如您出面跟大家说,想要把吴门故生们的好文章集结起来,印一本文集,发散开去,也好让世人知晓你们的文采?吴门故生们受了多年流放之苦,耽搁了仕途前程,当中有许多文才出众,却未有机会扬名者,想必会乐意让世人看到他们的文章?眼下孙家倒台,京中形势日渐稳定,正是吴门故生重扬文名的好机会。这么一来,您想要收集多少人的文章,应该都能如愿以偿的。」
陆栢年略一沉吟,道:「这个法子也好。我知道许多人都曾有过怀才不遇的怨言,即使身在西北边城,也不曾荒废了文章。我索性向他们讨要从前写过的旧文,科举应试时的文章,还有他们觉得满意的时文,以及近年的新作,统统收集起来,分作几批印刷成书,放在各大书铺里售卖,又或是分发给各人,由得他们分赠亲友。他们不但不会反对,说不定还会愿意出一份雕版钱呢!」
正巧,他知道几家熟悉的印书作坊,价钱实惠,出品又上佳,随时可以开工。
这么一来,他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把老朋友们的文章收集全了。除去印书分发以外,还能留几本在未来的学堂里,供日后收的学生们翻阅赏析。到时候金嘉树也好,吴珂丶耿天佑也罢,都能光明正大收藏这些文集,随时阅读学习,还怕他们摸不清明年恩科乡试考官的喜好?
陆栢年合掌笑道:「好棠棠,多谢你出的好主意,为我解决了烦恼!」他还夸奖海棠,「方才你看了嘉树新写的文章,一眼就看出他何处有了进益,可见你这些年跟着我们几个老头子读书,也同样进益匪浅。可惜你是女儿家,不能下场科考,否则以你的聪慧,恐怕比嘉树丶天佑他们考得更好呢!」
海棠露出腼腆的笑容来:「陆爷爷别这么说。我又不用亲自写文章,只是看罢了,看得多了,文章好坏就一目了然,如何能与师兄们相比?」
然而陆栢年对这个女徒素来很有信心,只当她是在谦虚而已:「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几个老头子是知道你不用科考,才没教你写文章,否则你练笔几年,必定不会比他们差。」
正因为信任海棠的才学水平,他才对她有更高的期许:「等你与嘉树完婚,记得要盯着他好生备考。宫中太后对他颇为溺爱,三天两头就要传他进宫,又时常有赏赐下来,一心想让他如同京中那些富贵高门人家的子弟一般过日子。万一有哪个皇亲国戚要与他结交,今儿下帖子宴请,明日邀他去赏花,他哪里还有空闲读书备考?需知他只是太后的外甥,而不是太后的侄儿,既无爵位传承,又无祖传的富贵根基,唯有靠着读书科举,才有望真正出人头地。他不能被眼前的富贵迷了眼,就忘了自己的根本。你身为他的妻子,需得时时提醒他才是。」
而海棠又不是个寻常闺秀,本身也是自小读书,有着很好的才学。陆栢年希望她能陪伴金嘉树备考,替他看练笔的文章,若有什么不足之处,随时能提出来,让他去整改。
金家如今的宅子距离海家与未来的学堂都不近,而金嘉树虽有心要与师长们做邻居,他的别院却不知道几时才能建起来。师长们不能时时跟在他身边,提点他的功课,可海棠作为他的妻子,届时却能一直待在他身边,替他看文章。上哪儿找比她更好的陪读人选去?
海棠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自己将来嫁给金嘉树后,不但要照管他的日常生活起居,还要连他的学业也一并照看了。看来自己未来的责任十分重大呀!
海棠最后从陆栢年那里带走了一个沉重的箱子,里头装的是陆栢年这些年收集的吴门故生老友文章,虽然大部分是被流放西北边城的吴门故生们在当地所作,但其中也不乏佳文,读得多了,也能让人了解到他们的文笔风格。
这些文章,将来会作为海棠的陪嫁,被她带进金家,好方便金嘉树阅读参考。陆栢年打算印的文集暂时还未有成品,但这些散乱的文章,已经可以用上了。
海棠将箱子搬回去后,也不是直接把东西丢到屋子角落里就算了。平日清闲无事时,她也会把箱中的文章翻出来读一读,略作归纳整理。实在出色的文章,她也会特地抽出来,好生收藏的。等下回与金嘉树联系上了,她就把它们送过去,好让他能抓紧过年时的空闲时间,提前熟悉未来主考们的文风。
海棠忙着整理这箱文章的同时,海礁也没闲着。他去拜访了一圈老朋友,与他们分别聚会过,又打探到了一些消息,送出去一些情报,自己对于即将要进行的计划,也更有把握了。
回家后,他悄悄告诉小妹海棠:「周四将军会给顾将军那边送信,周奕君也有意羼一脚,帮我收集侍郎府的罪证。与孙家勾结多年的奸臣,他们也看不惯很久了。」
海棠听说兄长拉上了周家做盟友,心里顿时一定:「周四将军手中有禁军兵权,他若愿意出手,那自然再好不过。」
此外,海礁还得了另一个消息,觉得小妹兴许会感兴趣:「快过年了,吴家姑娘与周家雪君小姐原本都在慈宁宫中住着,如今也出宫回家去了。周小姐回了父母身边,不清楚眼下如何,但吴家姑娘回了承恩侯府,听说已经跟吴珂商量好了吴家主宅翻新的图纸,打算年后就要开工了。」
吴家兄妹得了海家兄妹的六千两借款,心里有了重建故居的底气,已不想再耽搁下去。吴琼甚至不打算把钱花在自己的嫁妆上,只盼着娘家的宅子能早一日盖好,她好赶在出嫁之前,在这个真正的家里多住上几天。
第1072章计划
吴琼自打出生,就一直在寄人篱下,直到去了长安后,堂兄吴珂得到镇国公府所赠的小宅,又接她回去住,她才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为了能在这个家里多住些时候,她甚至不想太快嫁人,对镇国公府安排她相看一事兴趣缺缺。
她对「家」这个概念有多么执拗,海棠心里十分清楚,如今听说她无意将自己借出的三千两银子用在嫁妆上,反而贡献出来,给堂兄翻建吴家旧居,一点儿都没觉得吃惊。
这是吴琼能干得出来的事。
海棠低叹了一声:「我借钱给她的时候,原也没说那钱一定要用在她的嫁妆上,随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只是这么一来,她就只能用宗人府准备的嫁妆出阁了,样样都是照着规制来,会不会略嫌简薄了些?康王原是她嫡亲表兄弟,想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与她计较,但她将来是康王正妃,少不了与其他宗室皇亲打交道的机会,那些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知道她嫁妆少,真的不会笑话她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