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别庄要是易了主,契书在官府上了档,就算玻璃作坊没建成,周马氏也很难把产业拿回来了。马老夫人总会有理由,将来让周晋浦拿着这块地去干别的。

关键是不能让马老夫人与周晋浦将别庄过户。

马氏便把昨天晚上在别庄附近发生的惨案告诉了大姐:「如今这唯一幸存的孩子被额家老爷救回来了,就住在隔壁院子里呢。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少说也要养上三五个月才能走。如今知府衙门与周家庄子上时不时就有人来问他话。你回去跟姐夫说,别庄眼下人来人往的,真要建作坊,根本瞒不住外人,万一消息走漏就不好了,至少要等明年开春后才行。」

等明年开春,这么长的时间,还怕镇国公府那边收不到风声么?

第135章内情

马氏出了主意,听起来似乎还挺靠谱的。周马氏不由得犹豫了。

感情上她觉得自己的法子最好,哪怕有些不足之处,也能另想法子去补救。可从理智的角度说,妹妹的法子似乎更能避免继婆婆与丈夫的猜疑,她本人就更容易置身事外了。

凶案是在昨晚发生的,早在她前来别庄见妹妹之前。出了这么大的事,凶手简直是在打周家的脸,会引起所有周家人的注意,也是理所当然。这可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左右的。就算继子周晋浦的玻璃作坊计划因此而被迫推迟,那也是他运气不好的缘故,是那杀人凶手的错,与旁人无关!

周马氏纠结了好一会儿,才提出了几个问题。

周马氏:要是继婆婆与丈夫让妹妹妹夫把伤者带回自己家去休养,引走所有人的视线,妹妹要用什么理由去婉拒?

马氏:这要什么理由?伤者腿上有伤不宜挪动,自家不愿让这可怜孩子留有后患,不肯带人走,还需要在乎别人怎么想?海家只是周家三房的亲戚,不是他们的奴仆,不听又能怎的?大不了闹到知府衙门与镇国公府去呀!

周马氏:要是继婆婆与丈夫将受伤的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休养,不肯留他在别庄长住呢?

马氏:周家三房非要逼这桩重案的唯一证人离开,是想掩饰啥呢?难道周家三房不想官府查出真相,将那羞辱了周家的凶手绳之于法吗?!

周马氏:如果继婆婆与丈夫愿意推迟到明年春天再建玻璃作坊,却要求她现在就提前将别庄过户给继子,那要怎么办?

马氏:凉拌!周家既然不要脸了,那马家就把事情闹大,看谁才占理?!叫大哥大嫂出面去,闹到周氏族里去!大姐周马氏怕惹恼婆家,就让娘家手足出面好了。她就不信大嫂能忍得住。

周马氏听到这里,不由得皱起了一张老脸:「还是尽量别叫大哥操心的好……大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正想要告老呢,就是怕侄儿年轻,官位低,撑不起家门,近日正寻思要四处打点,让侄儿再往上升一升。若是得罪了老爷,大哥想要退得体面就难了,更别说还有侄儿的前程……」

马氏气得笑了。敢情大哥侄儿的前程就重要,妹夫是否会得罪权贵,就不重要了?大姐也未免太偏心了些。

周马氏目光闪烁地避开了小妹愤怒的视线。她也知道自己对妹妹妹夫不公平,可她有什么法子呢?大哥与她有再多的积怨,也是她一母同胞的亲手足;妹妹虽然对她一向不错,可毕竟是后娘养的。她知道父亲临终时特地留下了遗言,要他们兄妹相互扶持,但是,一旦遇上必须二选一的时候,她还是会选择同胞兄长,而非隔母的小妹。

多年的姐妹,马氏只看周马氏的表情,就能大致猜出她心里在些什么,不由得一阵心灰:「行了。额已经给你出过主意了,应不应是你自己的事。随你去吧!」

周马氏忙拉住马氏的手:「别这样,玉梅,如今只有你能帮大姐了!」

「那你就听话!」马氏摔开她的手,「你咋对着你后婆婆和男人,就言听计从,对着你妹子,就苦口婆心劝半天,你也听不进一个字?!既然在你心里,周家那么重要,大哥侄儿这么重要,你还来找额做甚?!你才是大姐!额做妹妹的,难道生来欠你的不成?!」

周马氏眼圈又红了,搅着帕子哽咽道:「你要骂,额也认了,总好过所有人都围着额骂……额啥都没做呢地,都要挨骂,真错了一丝半点儿,更没法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