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 陈圆圆 (第2页)
待贡父亲见陈圆圆其人之后,也是甚为惊叹。天下竟有女子美貌至如此地步,可惜沦落烟花地。贡父一时竟心生怜惜。
对贡若甫说道:“此贵人!……纵之去,不责赎金。”身份微贱是摆脱不掉的枷锁,与人爱遇,皆受其所阻。
后来,她遇到了冒辟疆。
冒辟疆娶董小宛是后话。与陈圆圆的一段风流韵事之于他而言,仿佛是更值得用笔记下来怀念的。说到底,她日后成了历史上难以回避的女子,是在男人的历史当中也无法避开甚至左右了帝国走向的女子。成了一个传奇。
换作是旁人,大概也是会忍不住在暮年时候与人假装不经意地提及,当年,自己也曾与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相识相恋,有过一段往事。如此,仿佛自己的这辈子也是因之而不能被人轻视的。
也实在是世道太乱。她无法如马湘兰一般,爱淡情雅,了度一世。仕宦匪人觊觎其容貌欲夺之而去的消息一再传至耳边,陈圆圆唯能择木而栖,找到一处归宿,嫁作人妇,方有机会脱身是非。只是,这样的事,操之过急便难免遭遇一厢情愿的结局。
遇到冒辟疆的时候,她已是心急如焚。
与之相识,纯属意外。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初春。
冒辟疆赶赴湖南看望父亲,途经苏州。知陈圆圆曲艺才高,慕名来见。陈圆圆一曲《红梅》令冒辟疆心痴神醉。他见陈圆圆,说“蕙心纨质,澹秀天然,平生所觏,则独有圆圆耳”。所谓“初见倾心”,大概就是这样了。
彼时,世道正乱,觊觎陈圆圆美色的人不在少数,为防祸患,家世、出身、才名皆佳的冒辟疆的出现,之于陈圆圆而言,便也是意味重大。遂,二人便订下了八月赏桂之约。陈圆圆欲以身相许。未料,后来有个田弘遇,在距离陈圆圆与冒辟疆约期不过十日的时候,抢走了陈圆圆。
陈圆圆与冒辟疆,自此也便不了了之。
都是运命。
陈圆圆注定要在这乾坤里辗转、颠沛。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概就是这样了。美貌这件事,成了陈圆圆终身难泯的罪。我猛然想到《芙蓉镇》里卖米豆腐的胡玉音被铁丝穿着**站在审评台上的样子。一阵心酸。哪怕是到了近代,甚至今时今日,美貌依然是一件危险的东西。
四
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乱。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之时,大明朝已式微,正是百孔千疮,苟延残喘之状。朱由检在位十七年,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也算是年轻有为。只是崇祯性格多疑,又刚愎自用。在位期间,关内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满清势力壮大,是真正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无力境地。
彼时,崇祯帝后宫田妃得宠,田氏一族气焰嚣张。田妃父亲田弘遇因此骄奢**逸,嚣张跋扈。因田妃所生皇子病逝,崇祯十四年,朱由检命田弘遇前往普陀山进香祈福。一路上,田弘遇为非作歹,劫财劫色,沿途所遇之财富美人皆被掳掠一空。
陈圆圆艳名在外,难逃劫数。
是年八月。田弘遇一行途经苏州,大肆劫掠。第一次,因姐妹相助,另一名苏州名妓被误认为陈圆圆而被掳走,是以躲过一劫。却不想余悸未消,田弘遇又卷土重来。此一次,陈圆圆未能逃脱,被田弘遇掳去京城,入了田府。
据说,当时有一麻衣乡绅昔日与陈圆圆交好。因陈圆圆倾慕者众多,得知陈圆圆被掳,此人便联合一出身仕宦之家的宋姓公子,集结百余人,手持枪刀,不计后果,硬生生从田府将陈圆圆抢出,并将她藏起。私以为,极可能是陈圆圆自己一手筹谋的此事。
只可惜,宋姓公子的父亲在朝为官,得知儿子犯下此事,生怕惹恼国丈大人,便负荆请罪,主动上门谢罪,并逮捕了犯事的一干人等。又逼迫宋公子说出陈圆圆藏身之地,将之交还田府。
若入了别家府第,倒也未必是件坏事。但是,田弘遇性情乖戾,对待女子,一如玩物,三两回后,便弃如敝屣。田弘遇好色人尽皆知,是以陈圆圆入了田府,也知此地不宜久留,非是一个可以安稳度日的久留之地。因此,入了田府,陈圆圆谨言慎行,伺机离开。
也是陈圆圆命不该绝于此。
后来,田妃病逝。田弘遇唯恐树倒猢狲散,怕田妃之死殃及田氏一族的地位,迅速将幼女也送入宫中。崇祯倒是对此女也甚是疼爱,甚至也曾想尽快册封纳入后宫,后因司礼监提出异议作罢。之后,陈圆圆也曾以歌姬的身份被送入宫中,纵有美貌歌艺,到底因身份寒微,不受崇祯爱顾。
复归田府。
之于陈圆圆而言,是绝望。
南方烟花女子流落京城,日日不能安睡。此时,北方战事一片混乱。崇祯十六年,清军在关内停留已长达半年之久。四月末,清军劫掠一番北上,回到关外。大明朝廷派出文官督战,邀击清军与螺山,竟又不战而逃。是时,那个叫作吴三桂的年轻将领率兵增援,屡屡挫伤清军。为人所知。
谁也无法料想,将来,这远在北方边关战场的骁勇之将会与京城田府里日夜思虑保全自己的南方小小歌姬有甚瓜葛。亦是难以猜度,明清两派外加农民起义军这三番势力,谁将主宰未来的未来。更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叫作陈圆圆的绝色歌姬,会与外面的世界跟历史的走向扯上关联。
陈圆圆自己也无力预想。
只能等待。
等待运命,将她和那个叫作吴三桂的男人连在一起。
五
吴三桂。
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父亲吴襄本是个文人,后来因后金侵犯,投笔从戎,官至辽东总兵,拥兵过万。吴襄之妻是辽东祖氏一族,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在史册上烜赫一时。祖家军是明廷最为善战的一支军事力量。
因着如斯家世,吴三桂的仕途也便十分顺利。十七岁时便已在军队里磨练。据说,有一日吴襄带兵与清军不期而遇,一战下来,吴襄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被清军包围,命悬一线。
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站在城楼之上见此形状,又身负封疆重任,也实在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