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 陈圆圆 (第1页)
如烟[陈圆圆]
一
少时看98版《鹿鼎记》,初见陈圆圆。
惊艳不已。
久知陈圆圆美名,等待陈圆圆出场一幕,当真是望穿秋水。
乍现之时,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昙花一现。终于得以一睹芳容后,这少年心事方才落定。当年,饰演陈圆圆的是TVB的梁小冰。在我对待女子样貌审美的私趣味当中,梁小冰不能算是国色美人,但出落得的确清净、水灵,倒也不失美人水准。
两年后,有了《小宝与康熙》,是台湾华视2000版《鹿鼎记》。当时,方才惊觉见着了真正的大美人陈圆圆。朱茵饰演。
从儿时一部《射雕英雄传》里的蓉妹妹始,迷恋朱茵甚久。其人娇小玲珑,又美艳不可方物。姿色如画,唯一不足的也许是气韵不够。不过,她当真已算是我心目中好美的陈圆圆。
只是,陈圆圆不会恰好是相似的模样。
大约,更是灵动几分,更是雅静几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圆圆传》说她“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最好的声音、最好的姿容二者都在她身,实难以想象她举手投足之间是怎样惊为天人。但直至今日,却极少见当时文人摹写其样貌的字章。
原因大概只有一个:
陈圆圆之美,令人词穷。
也是因少见史册记载的缘故,陈圆圆一生真相难寻。从出生背景到终年离世,坊间流传的少许字章也是版本各异。大都是文人作品和笔记小说当中偶有描说。不过,事之根本总是不变的——譬如她的美,譬如她与吴三桂。
十几岁时,读金庸的《碧血剑》,当中有几处写到陈圆圆之美。金庸不惜笔墨,洋洋洒洒千余言,只为写陈圆圆之美。
可以想见的是,陈圆圆的美貌不是一家之说,是众口之言。见者倾心的容貌是什么样子的呢?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陈圆圆一出,总无差池。
所谓“惊为天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二
陈圆圆,《明史》当中称之为陈沅,字畹芬,小字圆圆。
明常州武进人。大约生于明代天启三年至天启五年间(公元1623至1625年),卒年不详,约是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关于陈圆圆的身世,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说。陈父是售卖杂货为生的“货郎”。《武进县志》记:“圆圆,金牛里人,陈姓氏,父业惊闺,俗称陈货郎”。
陈父虽是货郎,却尤爱曲艺,倒是风雅。虽家境普通,但也略有积蓄,陈父时常邀请戏子入家唱戏。后来,甚至供养了一批戏子在家中。
最难的事是热爱。热爱一个人、一件事皆是如此。总是不计代偿,甚至舍命拼死。今日有陈父为曲艺倾家**产,来日里便有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陈父散尽积蓄,为的不过就是日日听曲儿。唯一好的是,陈圆圆自幼耳濡目染,有了唱戏唱曲的根基。
根基这个东西也是难得。跟天赋一样,是后天难以弥补的。
陈圆圆虽不算是曲艺世家,但也是在曲艺声中长大的女子。来日里,自然要比旁人唱得更婉转动听。
后来,陈家败了,陈父无力供养女儿,便将其送往姨母家中。陈圆圆的姨母是个“养瘦马”的人。就是领养幼女,待其长大再卖给别家做妓做妾。就是所谓“人贩子”的意思了。跟随姨母,出落成大美人的陈圆圆自然是不会有好去处。
第二说。说陈圆圆,本姓是邢。家道中落邢父贫病而死之后被寄养到了姨父家中,改姓为“陈”。姨父是货郎,在这一说里,“陈货郎”非是其生身父亲,是养身姨父。陈货郎痴迷曲艺散尽家财变卖女儿的说法与前一种大抵是一致的。
生不能决定,但死可以。
仿佛生得好坏便是要决定一生一世似的。至少,之于陈圆圆而言,是这样的。出身贫良,又入贱籍,沦为歌妓。她可以决定的事情实在太少。以至于,后来的人生,虽觉美人攻于心计,但陈圆圆筹谋的也不过只是保全自己的微贱之躯,也不过只是一个安稳静好的下半生。
三
陈圆圆,幸有一副惊为天人的样貌。在苏州妓馆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糟。加之,彼时南戏风靡,自幼对南戏音律耳濡目染的陈圆圆唱戏的功力卓尔不群。一声声,一曲曲,陈圆圆便唱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也会去秦淮河边献唱。一时间,艳名远播。
上至官僚士大夫和名士乡绅,下至市井村夫,人人都想一睹陈圆圆芳容,听一曲陈圆圆的戏。用冒辟疆的话说,陈圆圆之美是“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唱戏时,“以燕俗之剧,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
陈圆圆与马湘兰是两个年代的人了。只是,纵岁月迁变,世间男女也不过只是改头换面重来一遭。乱世里,要伤心的依然伤心,要风流的依然风流,被辜负的仍被辜负。陈圆圆在如花年岁遇到的男人,并没有比马湘兰的好。
昔年,陈圆圆也曾短暂脱离贱籍。江阴官员贡修龄的儿子贡若甫对陈圆圆倾慕有佳。探亲途中路过苏州,得见陈圆圆美貌,沉迷不能自拔,遂用三百两银子为之赎身,娶回家中作妾。
不想,纳妓为妾的事一早便传入贡父耳里。令贡父和贡若甫的正妻十分难堪。想着,大小也是正道官家,岂能容得下一名风尘妓女在侧。
贡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