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生 顾横波 (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媚生[顾横波]

顾横波。

她是秦淮八艳里最好运的女子。不过,时运这种事情,从来都讲究机缘。想要有个好的去路,天时地利人和,终归是一样也少不得。天时地利易求,人和却难得。世间男子多薄幸,因此,好运命的女子总是少之又少。谁能像顾横波一样,遇到一个龚鼎孳。

钱谦益待柳如是当然也不错。只是,柳如是自身的“问题”

却实在不少。譬如,她骨子里的刚烈、执着,令她对人情、世故样样不能放下。她一颗如火热烈、力争上游的心,使她行走人世,总要比别的女子多出几分辛苦。顾横波不同,她温柔、妩媚。

平生所求,不过是:

做一个安静的女子,过安稳的一世。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横波,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

其人“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

十八岁时,曾与李香君和名妓王月等人一同参加了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集结的“兰社”。当时,顾横波的兰,被人赞不绝口,说可与当年马湘兰的兰相媲美。但顾媚长得比马湘兰要美。时人推之为“南曲第一”。

顾横波住的妓馆,叫眉楼。时人称之为“迷楼”。这“迷”

字用得好,听上去,便仿佛可见当年她的眼波流转和万种风情。

当然,还有建筑本身的巧夺天工,迂回婉转。“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

彼时的眉楼,是宴无虚日,门庭若市。顾横波虽心意单纯,但为人却又很是大方、洒脱。来往金陵一带的男子,无不以与顾横波喝上一杯为荣。甚至,常出入眉楼的男客,还被冠以“眉楼客”的雅称。以薄薄一册《板桥杂记》为世人所知的余怀,也将顾横波视为挚爱。

艳名之盛,一时无俩。

据说,顾横波的戏也唱得甚妙,还曾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过一出《西厢记》。于是,便想着,顾横波的张生怕是自古以来最娟丽、最俊俏、最雌雄难辨的张生了。真想看一出顾横波的戏,看看顾横波的张生与张国荣的虞姬,谁更美。

顾横波,媚眼横波。传说,她之所以叫顾横波,正因为有一双迷人之媚眼。眼,是距离心最近的地方。与顾横波四目相对,她的每一个眼神都是一个故事。顾横波看人,能看到心里去。人看顾横波,便知她的心里住下了多少深邃又绮丽的往事。

秋水芙蓉碧连天。

一眼万年。

说回余怀。

余怀,生于1616年,卒于1696年。是长寿的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祖籍福建莆田黄石人,却生于金陵长于金陵侨居,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文才卓尔,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虽然他有文才,其诗文甚至名震金陵,但是到底是一介布衣。家境虽好,却只是商家子弟。古时有“士工农商”的介意观念。商人的地位实在不高。一生也是跌宕。好在各路文人士子对余怀却欣赏得很,许多人都与之来往密切。余怀,也成了当时真正的草根第一才子。

少时,也曾有匡世之志,但生不逢时。最好的年岁恰逢最坏的时代。时为参与南都乡试,东南数省学子,常聚学于南京国子监。每次考试,余怀总名列榜首。当时,吴伟业时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对余怀甚为欣赏,甚至为他写了一首诗。

题为,《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

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

尽行乐、溪山佳处,舞亭歌榭。

石子冈头闻奏伎,瓦官阁外看盘马。

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

鸡笼馆,青溪社,西园饮,东堂射。

捉松枝麈尾,做些声价。

赌墅好寻王武子,论书不减萧思话。

听清谈、逼人来,从天下。

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余怀得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赏识,被邀入幕。但仕宦生涯极是短暂。不久,李自成攻占京城,大明灭亡。

南明期间,余怀与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来往密切。也曾有心复仕,但南明腐败,并无朝气,很快被南下的清军清扫一净。

清军攻占南京之后,满人以血腥屠杀为手段强制推行剃发与更换服制的种族文化专制政策。无奈,余怀携家离开。自此,半生流离。好在家底殷实,纵一路损失惨重,但余怀的生活始终不太差。岁月河长,总要放下一些,才能得到更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