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烟 陈圆圆 (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倒是吴三桂勇猛,带了五百家丁,冲出城楼,飞一般冲入沙场与清军厮杀。吴三桂杀敌毫不含糊,迅猛毒辣。负伤找到父亲之后,又带着五百骑兵一路厮杀突围。果断不迟疑,令清军手足无措。清军多疑,又怕吴三桂此举是诱兵之计,只能咬牙放虎归山。

吴三桂在作战杀敌和领兵统帅方面的天赋一览无余。此一事,在祖家军的军营里,也一时传为美谈。都说他“孝闻九天,勇冠三军”。人人皆对这不及弱冠年岁的英勇少年爱赞有佳。

崇祯八年,二十三岁的吴三桂官至前锋副将。崇祯十二年,吴三桂荫袭父官成为辽东总兵。

彼时,大明式微。领兵打仗与素日为人是两码事。吴三桂的才能是旁人难媲的。但同时,他又是个攻于心计私心很重的人。他心知大明气数已尽,便竭力想要保全自己和兵力。

崇祯十四年,明清松锦之战,吴三桂随大明将领洪承畴等人率兵与清军厮杀。清军多谋,明军遭遇埋伏,伤亡惨重。唯有吴三桂与大同总兵率部逃跑,弃洪承畴等人不顾,连夜逃至宁远。致使松山、锦州等城连连失守。洪承畴等人被迫降清,大明辽东防线土崩瓦解。

吴三桂等人一时惹朝廷上下非议不浅。但大明可用兵力不多,崇祯皇帝依然要指望吴三桂受伤的兵力助他做最后的抵抗。

因此,崇祯对吴三桂只是略加薄惩,小惩大诫。两年之后,崇祯召吴襄入京,名义上是提升吴襄至京营提督的官位,实则是为了将吴襄留在身边以牵制边关手握重兵的吴三桂。

是年,清军再度入关,袭掠京畿一带,危逼京城。幸有吴三桂,率部与清军殊死一搏,虽然双方互有死伤,未能告捷,但已是重伤清军,保全了京城。是以,崇祯特地设宴武英殿,犒劳吴三桂一干人等。一时间,吴三桂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

是各路权贵争相巴结的对象。

田弘遇亦不例外。

明清局面紧张的同时,农民军也趁势嚣张。随时有袭掠京城的可能,如田弘遇之流日日心惊胆战,生怕避祸乱不及。是在此时,陈圆圆动了心思。而今,这浊乱之天下,要保全一弱质女子,连皇帝怕是亦不能,更遑论田弘遇。唯有一人,能保她平安和周全。

吴三桂。

因此,陈圆圆便不时与田弘遇提及此人。陆次云的《圆圆传》虽细节之真伪难辨,但此处写得精彩。陈圆圆对田弘遇说:“当世乱而公无所依,祸必至,曷不缔交于吴将军,庶缓急有藉乎?”说这乱世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是万万不能的。不如与吴三桂相交,以求平安。

巴结吴三桂的人不少,田弘遇担心为时已晚。陈圆圆说,不晚。又说,听传吴三桂久闻田府歌姬舞女出众,却未曾亲见,平日里田国丈一人独享,倒不如借花献佛,邀吴三桂了却小小夙愿,以笼络之。怕田弘遇犹豫,陈圆圆甚至搬出旧年绿珠石崇一事来劝,保命要紧,区区歌舞不足挂齿。说,若诚意相邀,吴三桂定不会拒之千里。

陈圆圆巧言令色,促成此事。

身为女子,就算不能决定出身,不能决定前程,也不能决定爱遇情离,就算被撕毁了前半世,但起码,可以谋得后半生的平静和安稳。陈圆圆的这一点心计,是为了生存。她不过只是想要活下去,尽可能地好好活下去。

她与他初见时,光阴暴烈,惟爱端然。

那日,吴三桂来田府,戎装在身,庄重肃穆。令人生畏。

田弘遇紧随其后,亦步亦趋,生怕有哪句话说得不恰当,哪件事做得不体贴。席间是小心又小心地体恤。饭毕,吴三桂便觉已是给足了国丈面子,打算离开。田弘遇见状连忙告之歌舞已备好,在家中密室,等候吴三桂大驾。

竟不想,若干歌姬舞女,个个姿色秀丽出众,挑弄丝竹,倒果真有令吴三桂一身疲惫略舒之效。坐定之后,忽有一女子淡淡而出,情艳意娇,领众女子低吟浅唱,悠悠起舞。当真是令吴三桂暗暗惊赞,“此女只应天上有”。这就是陈圆圆了。

初见吴三桂,陈圆圆大概也是喜出望外。不想,骁勇善战盛名在外的武将竟生得如此眉清目秀,端然有致。昔日读书,读到吴三桂,说他少年还曾跟随董其昌学习绘画书法,身材亦不似寻常武将伟岸健壮,且五官秀气。

大抵还是因着祖籍江南的缘故。他哪里是一个厮杀战场、肉搏劲敌的粗人,分明像一个满腹诗书有八斗之才的俊俏书生。

起码,有那么一刹那,陈圆圆会恍然觉得,假如此生可以不提生计,自己也是可以好好去爱的吧。

见陈圆圆,吴三桂亦是心花怒放。

他一改平日端严,脱去戎服,换上狐皮大衣,神移心**。

又对田弘遇说,“有如此国色美人藏在家中,逢遇这乱世,难道不会有所惶恐有所忌惮吗?”此语一出,当真是吓到了田弘遇。觊觎美人之心毫不掩饰。田国丈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答,连忙命陈圆圆上前劝酒。

不料,陈圆圆如燕身躯俯身刹那,便在吴三桂耳边表达了想要离开田府的意愿。陈圆圆说:“红拂尚不乐越公,矧不迨越公者耶?”红拂的故事昔日写过,大抵与陈圆圆的身世经历也有几分相似。出身困苦,沦落风尘,后辗转至杨素府上,当了一名侍婢。后与李靖相遇相知相爱,并与之私奔。

陈圆圆说,红拂尚且不爱杨素,更何况自己的身边是一个远不如杨素的男人呢?话外之音明显,她是想要吴三桂带她走。

吴三桂机智过人,这小女子的心意他又怎么会猜度不出。听到陈圆圆的话之后,吴三桂朝她轻轻点了点头,示意领悟。

席间,敌军来犯,警报接踵而至。吴三桂不得不从这短暂的温柔乡里离开,重回沙场,点兵作战。临走时,田弘遇对吴三桂说:“设寇至,将奈何?”吴三桂答:“能以圆圆见赠,吾当保公家,先于保国也。”

敌军来犯,田弘遇紧张,请求吴三桂庇护。吴三桂言简意赅:陈圆圆送给我,自当保全你田家上下,甚至先于保家卫国。

田弘遇不得不应承此事。承诺来日将陈圆圆送至吴三桂府上。

她与他的初相见,为陆次云《圆圆传》所记,皆是算计、安排与承接,听上去是有些煞了风景。想象中,应该比这样的情形来得温柔、曼妙。甚至应该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惊喜。或是,两两望去,一笑定终身的浪漫。历史、现实总是少了一些缱绻绵长,多了一些破碎惆怅。

崇祯十七年。

在距离吴三桂离开田府半年之后,田弘遇将陈圆圆送到了吴府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身边。彼时,吴襄已被崇祯调至京城任职,以挟吴三桂。因吴三桂在外征战,陈圆圆未能相伴。也是因这阴差阳错的缘故,陈圆圆的运命再被更改,连明清历史也大动干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