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练习(第3页)
“这是圆舞曲的灵魂!江临舟,旋律要歌唱,要像邀请舞伴一样,有优雅的起范儿,不要急吼吼地冲进去。
感受三拍子的律动!陈雨薇,你的低音是舞步的根基,要沉下去给支撑,‘要轻盈灵动,给旋律让路,同时推动它向前流动!
你们俩的呼吸要一致,别只顾看谱,想象你们在共同起舞!”
重新开始。
这一次,江临舟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急切,让手指在琴键上滑入旋律的起点,试图捕捉那如花瓣飘落般的轻盈感。
陈雨薇也调整了触键,低音扎实而不过重,随后则明显轻巧了许多,努力营造出旋转的推动力。节奏总算在律动感上对齐了一些。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当旋律线需要在高音区如歌般展开时,江临舟习惯性地追求饱满音色而施加了较大的力度。
而陈雨薇为了保持整体音量平衡,也下意识地加大了伴奏力度,导致本该梦幻飘逸的段落声音瞬间变得厚重笨拙。
失去了《花之圆舞曲》应有的空灵和透明感。
“层次!”唐屿立刻指出,“江临舟,旋律要透亮、歌唱,但不是靠蛮力砸出来!
雨薇,你的伴奏是舞池的地板和旋转的裙摆,是背景和支撑,要控制力度,特别是中声部,不要堆积!让出空间给旋律飞翔!
注意踏板的配合!低音的踏板要更干净利落,高音旋律的踏板可以稍长营造氛围,但绝不能同步踩死糊成一片!”
陈雨薇微微皱了下眉,在合奏到一段带有装饰音和节奏变化的华彩性过渡句时,她低声开口,声音清冷但清晰:
“装饰音提前吸收时值,主音要准落正拍。你刚才晚了一瞬,三拍子的推进就松了。”她用铅笔在谱上点了点那个落点。
江临舟凝神回想刚才的触感,那装饰音后的衔接确实不够干脆。
他点了点头,但眼神里带着一丝倔强:“我会再盯紧装饰音和主音的落点。”
他没有只是顺从地修正,而是反复试探指尖的弹性,刻意把装饰音压得更短更紧,像要证明自己能把细节控制到极致。
节拍在他心里像一条绷紧的直线,他的改动并不完全为了配合陈雨薇,而是为了让那条直线更清晰。
唐屿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编舞,不断地纠正着他们舞步的偏差:
“倾听!倾听对方的音色是否融合!”
“力度层次!想象声音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光影!”
“乐句的呼吸和结束要一起!华尔兹的旋转要同步收束!”
第一段圆舞曲主题的合练终于磕磕绊绊地结束。
琴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气氛依旧有些生涩,空气中弥漫着尝试、调整、甚至一点点对无法完美呈现这首名曲之美的挫败感。
但比起最初那僵硬、缺乏舞动感的碰撞,此刻的琴音里,已经能隐约捕捉到一丝协作的雏形。
唐屿看着并肩而坐、额角都渗出细微汗珠的两人,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
他知道,让这两位个性鲜明的独奏者真正跳好这支“双人舞”,路还很长。
但至少,这艰难而必要的序章,总算是奏响了。
他沉声道:“好,休息五分钟。然后,我们把刚才这段主题,再仔细抠一遍,重点找呼吸和层次。”